AI导读:

海尔集团筹划通过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莱士,并募集配套资金。此次并购将加速海尔集团在大健康产业的布局,投资者应关注并购带来的投资机会。



并购浪潮涌动!海尔集团再度出手!

2023年营收突破3700亿大关的海尔集团,近日传来一则震撼消息。12月22日下午,海尔集团旗下控股公司海尔生物发布公告,公司正积极筹划通过向上海莱士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实施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莱士的重大战略,并同步发行A股股票以募集配套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海尔集团与上海莱士的渊源可追溯至去年12月29日。当晚,上海莱士发布公告,宣布其股东基立福(GRIFOLS, S.A)与海尔集团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及股份购买协议》。自此,海尔集团正式成为上海莱士的控股股东。

当前,上海莱士市值高达479.3亿元,而海尔生物市值仅为111.9亿元。这场并购无疑又是一场典型的“蛇吞象”式并购。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并购,投资者应如何捕捉其中的投资机会呢?

大并购启幕

周日下午,A股市场传来一则重磅消息:海尔集团旗下两家百亿级上市公司即将合并。海尔生物发布公告,披露了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莱士的详细计划,并宣布因交易尚处筹划阶段,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证券将于2024年12月23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交易的前提是双方正式签署交易协议,并需履行相应程序审议通过,以及取得相关监管机构批准。

海尔生物与上海莱士已于12月20日签署了《吸收合并意向协议》,明确了换股吸收合并及募集配套资金的计划。双方将就交易方案、换股价格、债权债务处理、员工安置等关键条款进行进一步沟通和协商。

回顾海尔集团收购上海莱士的历程,自去年12月29日签署《战略合作及股份购买协议》以来,海尔集团或其指定关联方已协议收购基立福持有的上海莱士13.29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转让价款高达125亿元。同时,基立福还将其持有的剩余4.37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海尔集团行使,占公司总股本的6.58%。

产业整合进行时

海尔集团近年来在大健康产业赛道上持续发力,已拥有海尔生物和盈康生命两家上市公司。这些公司致力于高端科研设备、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及应用,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全球近160个国家和地区。

业内对海尔集团收购上海莱士持乐观态度。东吴证券指出,海尔集团将支持上海莱士加大研发投入,并利用自身在智能制造、精益管理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优势赋能上海莱士,提升其产品工艺和技术创新能力,助力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

此外,作为山东的龙头企业,海尔集团有望在山东地区赋能浆站新增长。山东作为人口大省和血制品大省,截至2023年单采血浆站数量不足20个,远低于实际需求。凭借海尔集团在山东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望推动新浆站的开辟。

在海尔集团进驻后,上海莱士的业绩确实有所提升。过去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上涨了2.8%,营收上涨了6.38%,资产负债率也有所下降。

海尔生物则专注于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基于物联网转型的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数字场景方案服务商。公司与上海莱士在业务上存在一定的契合度,双方合并后将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并购大潮中的投资机遇

在政策支持下,今年并购活动明显增加。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A股市场首次公告的重大重组事件数量达100起,较2023年有明显升温。特别是随着“并购六条”的发布,10月份A股市场首次公告的重大重组事件达到了20起,创数月新高。

海尔生物和上海莱士的并购案例备受关注。该案例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同一实控人之间的并购;二是产业契合度高,有助于保证并购成功率;三是大股东变更的公司发生并购的概率较高。相比之下,一些公司收购资产的谈判链条较长、撮合难度较高,容易因内幕交易等问题导致并购失败。

从央企、国企和民营企业的并购大数据来看,很多并购也发生在同一控制人之下。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分别在不同行业进行了大量的并购重组活动,以横向整合、战略整合为主。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并购大潮中寻找投资机会需要关注并购双方的产业契合度、并购后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并购对公司业绩的潜在影响等因素。同时,也要警惕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文章来源:数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