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总结了近期国内外经济动态,包括中美金融工作组会议、中国过境免签政策放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增加、美联储降息等关键信息,以及国内经济指标和国际市场动态。

【重点关注】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多项经济政策。

·中美金融工作组第七次会议在南京举行,深入交流经济金融议题。

·中国过境免签政策大幅放宽,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乡村振兴。

·中央财办透露,明年支持“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将大幅增加。

·财政部数据显示,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6%。

·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经济持续回升。

·商务部加速出台推进首发经济政策,促进消费升级。

【国内要闻】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多项议案,包括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等,同时听取了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截至2024年9月底,已整改问题金额超5380亿元。国务院常务会议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允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并扩大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

中美金融工作组会议就中美经济金融形势、货币政策等议题进行深入沟通,双方就关心的问题提出关切。国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宽过境免签政策,延长停留时间并新增口岸。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深化农村改革,探索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全国秋粮收购量同比增加约10%。中央财办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进一步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政策实施机制。财政部数据显示,1-11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3.9%,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35.9%。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5.4%和6.1%,国民经济延续回升态势。国资委出台意见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要求健全市值管理工作制度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因调价金额不足50元/吨而保持不变。人民银行党委会议强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提升跨境收支便利化水平。LPR利率保持稳定,全年累计下行幅度创LPR改革以来新高。商务部数据显示,全国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量均有所增加,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商务部将加快出台推进首发经济政策,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至11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1%。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公开征求意见,要求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收入信息。中国结算减半收取沪、深市场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证监会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放宽销售比例限制,并预留空间纳入更多常规类型产品。

Swift报告显示,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占比升至3.89%,排名升至第四。

【国际要闻】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明年或仅降息两次,较此前预期减少。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终值高于预期,零售销售月率也高于预期。英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不变,预计GDP增速为零,通胀率小幅上升。英国CPI同比上涨,主要由汽油价格上涨推动。日本央行维持政策利率不变,基于工资趋势、海外经济不确定性和美国政府政策评估。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今年俄罗斯经济增速将达到3.9%至4%,两年间经济增速约为8%。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经编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