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银行业绩考核与营销主题不断推陈出新,但资金掮客活跃导致信贷风险上升,银行内卷加剧。中国人民银行已表态将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需主动整治资金掮客乱象,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银行业绩考核与营销主题不断推陈出新,从传统的“开门红”演变为“春日作战”“万物生长”等多元化名称。某银行员工透露,该行明年全年均设有业绩考核指标和相应的营销主题,任务繁重。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罕见指出,存款利率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内卷”现象严重,官方首次对商业银行长期存在的展业状况进行了认证。报告还揭示了银行在月末、季末等考核时点,部分员工通过“高息买存款”“花钱买指标”等不正当手段完成任务的现状。

年终总结之际,各路资金掮客在商业银行领域再度活跃,声称可帮助银行员工完成信贷、存款、对公账户等各类考核指标。更有甚者,紧跟市场热点,推出个人养老金账户“代开”服务,每个账户收费近百元,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资金掮客虽然短期内看似能解决银行员工的绩效考核难题,但长期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他们通过包装、伪造资料等方式,帮助不符合资质的客户通过信贷审批,导致信贷风险急剧上升。同时,资金掮客也让银行“内卷”陷入恶性循环,息差进一步收窄,资金收益率未能提高,实体经济也未得到有效支持。

此外,资金掮客还严重侵犯了客户的隐私权益。他们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大量个人信息,导致客户学历、工作、住所等隐私信息泄露,信贷中介的营销电话更是骚扰不断。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铺开,部分中介开始与银行员工“合作”,提供有偿开户服务,进一步加剧了银行的声誉风险。

针对银行业的“内卷”现状,中国人民银行已表态将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主动整治资金掮客乱象,摒弃规模情结,拒绝指标的“虚假繁荣”,才是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