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经济新展望:文旅产业多元发展,赛事+文旅迎来新机
AI导读:
2025年中国经济新展望,文旅产业成为亮点。演唱会经济下沉市场,小城演唱会成新趋势。冰雪经济南北齐头并进,赛事+文旅迎来新机,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带来新发展机遇。
▍开篇语
2025年,中国经济的新篇章如何开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诸多部署,如“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大力提振消费”“科技创新引领”等,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希望。广州日报经济版特推出“2024年年终回顾与前瞻”系列报道,与您共同探索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2024年,文化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新时代的支柱产业。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文旅业不断涌现新热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创新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旅业繁荣。近一年来,文化+旅游、演艺+旅游的模式日益火爆,冰雪经济持续升温,文旅业人气飙升,一系列新型消费业态应运而生。
如何促进文旅消费双增长?2025年,文旅产业的新机遇何在?
2025年,游客的文旅消费理念不会改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仍是主导。只有深入了解游客需求,激发其底层消费欲望,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和产品,满足其文化精神需求和体验感,才能抓住文旅产业的新机遇。
2025年演唱会市场下沉趋势明显
跨城看演唱会将成为新商机。
在各大体育场、表演场馆,人们为了一场演唱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哼唱熟悉的旋律,有人激动不已,有人热泪盈眶。演唱会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一场演唱会带旺一座城”的现象屡见不鲜,演唱会经济成为文旅产业的亮点。
大城市演出市场趋于饱和
广州海心沙亚运公园曾迎来陶喆2024年巡回演唱会的最后一站,近5万观众齐声合唱。深圳的曾小姐特地赶来观看,她表示:“现场氛围很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演唱会等文娱活动不仅是娱乐方式,更是社交和文化体验。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大型演唱会票房创新高,达146亿元,今年也延续了火爆趋势。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大城市演出市场逐渐饱和,2025年演唱会经济将进入调整期,下沉市场将成为新趋势。
小城演唱会多点开花
随着各地政府对演唱会市场的政策支持,以及二三四线城市大型体育场馆的翻新和投入使用,小城演唱会市场将迎来大发展。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演唱会取消/延期、现场秩序管理、抢票困难和艺人划水等问题仍需解决。但小城演唱会将吸引更多跨城观众,带动食住行游购娱产业链,为小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体验型景区热度持续上升
区域联动将扩大“赚钱效应”。
今年以来,部分景区赚钱效应下降,游客更注重性价比。因此,“打卡式”“路过式”旅游盛行。然而,能够提供愉悦体验的景区依然火爆,如北京环球度假区、上海迪士尼乐园等,秘诀在于为游客提供情绪价值,如时常焕新体验、上新活动等。
以北京环球度假区为例,其外溢效应为周边民宿、餐厅等带来了客源。2025年,景区需提升服务体验和质量,为游客提供情绪价值。非头部景区可联动周边消费场景,开发适合年轻人的低成本旅游产品和体验。
赛事+文旅迎来新机
冰雪经济将南北齐头并进。
冰雪旅游具有“挑战自我”的情感价值,深受年轻群体喜爱。2024年,冰雪经济狂飙猛进,中国冰雪产业规模预计突破万亿元。如今,南方地区正大力发展冰雪经济,一批室内雪场设施陆续投入运营。随着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日益临近,冰雪旅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明年,粤港澳三地将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等盛会,“赛事+旅游”将涌现更多新机会。这些赛事将推动大湾区城市提质升级,为粤港澳三地增加更多文旅新看点、新玩法。未来,这些一流场馆将吸引更多专业赛事和演唱会等文娱活动举办,成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场所。依托这些场馆,重大体育赛事将吸引更多人流、客流,成为大湾区城市文旅体融合形象的一张名片。
此外,“赛事+文旅”的体验活动也将深入景区、商圈,促进文商旅体大融合,为景区、商场带来新机遇。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