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浙江湖畔实验室发布2024年度创新成果,涵盖癌症早筛、智慧育种、气象大模型等领域,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实现快速落地应用。

中新网杭州12月22日电(鲍梦妮)12月22日,位于杭州的浙江湖畔实验室(数据科学与应用浙江省实验室)正式揭晓其2024年度的创新成就。

发布活动现场,湖畔实验室展示了其最新科技成果。 湖畔实验室供图

作为由民营企业引领建设的省级实验室,湖畔实验室自2020年7月成立以来,便依托阿里巴巴达摩院的强大资源,专注于数据科学与应用领域。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扮演“出题人”的角色,湖畔实验室利用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积极应对医疗、能源、农业、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挑战,取得了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并迅速实现了落地应用,形成了“科技+产业”的良性循环。

在癌症早筛这一全球性难题上,湖畔实验室携手全球多家顶级医疗机构,成功研发了“AI多癌早筛技术”。该技术首次使AI能够从平扫CT影像中准确识别早期癌症病灶,特别是在胰腺癌早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成就获得了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的高度评价,称其为“基于医疗影像AI的癌症筛查新时代的开端”。同时,斯坦福大学的《2024年AI指数报告》也将这项技术列为年度亮点研究,并指出这是中国唯一入选的技术。

农业方面,为解决传统育种中存在的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湖畔实验室推出了“全流程智慧育种平台”。该平台如同育种家的“中央厨房”,为他们提供育种数据分析、计算加速以及AI预测服务,尤其在基因测序数据的变异位点计算方面,实现了110倍的加速,从而助力精准筛选优良基因,显著缩短了新品种的培育周期。

随着大模型的发展,AI算力需求激增,RISC-V作为新兴芯片架构,其开放性和可定制性为AI应用的创新提供了巨大潜力。在当日发布的创新成果中,已有部分成果实现了落地应用。例如,为助力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湖畔实验室推出的“八观气象大模型”已在山东率先应用,覆盖了该省的262座风电场和331座光伏电站。该模型基于湖畔实验室在时序预测、可解释AI以及数学建模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为新能源功率预测等场景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此外,玄铁AI平台也为工程师们带来了便捷的开发体验,助力基于RISC-V架构的AI应用实现性能优化与开发加速。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云端视频转码卡、AI边缘计算盒子以及RISC-V笔记本电脑等终端产品。目前,湖畔实验室正积极推动RISC-V在PC、边缘计算以及5G等高性能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不断拓展围绕玄铁处理器的创新生态。

湖畔实验室副主任、首席科学家赵德丽表示,本年度的创新成果充分展示了湖畔实验室在技术研发方面的紧密协同能力。她指出,随着底层架构的统一和基础模型的流行,现在只需少数几个模型就能解决上千个场景的问题,而无需为每个场景单独开发模型。例如,医疗团队推出的AI癌症筛查方式就是基于平扫CT+AI技术实现的,目前已在胰腺癌早筛方面取得突破,未来有望推广至食管癌、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筛查。

赵德丽还透露,目前湖畔实验室正在研发一系列基础模型,期待未来能够实现更多“从0到1”的创新突破,为解决国家和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贡献力量。(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