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肖钢在“AI+金融”峰会上指出,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高了风险识别能力,但金融风险并未分散。智能金融的本质是金融,需遵循金融规律并加强AI算法模型治理,以应对信贷欺诈、算法歧视等问题。

12月22日,在中国国民财富发展研究合作平台的“AI+金融”峰会上,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显著提升了风险识别、预警与控制能力,但金融风险并未因此分散或消除。智能金融的本质依然是金融,必须遵循金融的基本规律,并加强对金融AI算法模型的治理。

肖钢强调,智能金融尽管带来了新业态,颠覆了传统金融模式,但其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宗旨并未改变。智能金融只是通过更为智能的方式,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肖钢还提到,人工智能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复杂挑战。特别是在金融风控领域,算法模型的应用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些黑灰产组织利用大模型模拟金融机构的信贷风控模型参数,进行信贷欺诈,导致新算法和大数据反而成为金融机构风控的反制因素。在量化投资领域,算法黑箱、算法歧视等问题也层出不穷,高频交易更是影响了市场的公平性。

针对这些问题,肖钢提出了治理金融AI算法模型的建议。他认为,首先应设立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治理的顶层设计;其次应成立专门组织,作为模型管控平台,负责数据治理、算法模型解释和模型效果评估审查等工作;最后还应建立模型算法的治理生态体系,邀请金融机构、科技公司、消费者、监管者、自律组织等各方共同参与。

肖钢的讲话为金融AI算法模型的治理指明了方向,也为智能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