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六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呼和浩特召开,与会嘉宾围绕信用应用新场景展开讨论,分享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创新拓展信用应用,构建更完善的信用生态。

12月19日至21日,第六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盛大召开。在“构建未来信用生态——信用应用场景创新与实践”主题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信用应用的新场景展开讨论,一致认为信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潜力巨大,需创新拓展应用,构建更完善的信用生态。

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李月强调,信用应用场景具有无限的创新性,可在不同领域和行业与场景相融合,提升民众和企业的获得感。中国经济信息社通过连续六届论坛及“新华信用杯”案例评选,积累了大量优秀应用场景素材,见证了信用应用范围的显著拓展。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张生表示,推动信用应用场景的创新与实践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论坛上,多位嘉宾分享了信用应用场景创新的实践经验。河北省高效破解“信用修复”难题,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构建“信易批”等9大守信激励场景,抚州推进医保基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哈尔滨实现城市治理全新突破,江西新余构建信用信息公示体系,三亚创新“放心游先行赔付”信用场景等。

此外,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等地也在信用结果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郑好融征信总经理王刚表示,郑州依托郑好融平台构建应用场景,为企业提供高质量征信服务。同时,昆山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委员会联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用评价体系,深化“大数据+行业特色”评价新模式。

新华信用联合东湖高新集团发布“新质分”评价模型,对科创板577家上市企业进行全面评估,并发布百强企业名单。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史文明表示,上榜企业不仅证明了自身实力,更展示了我国经济发展活力。

论坛还发布了新华信用普惠标杆案例征集活动的案例征集结果及《信用应用场景手册》。在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围绕如何以诚信为核心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展开了深入探讨。

本次论坛以“诚信建设筑基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由新华通讯社指导,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主办,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承办。

(图片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