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杜鹏教授团队提出利用植物蛋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实现对恶性肿瘤的广谱抗性,为人类治疗癌症提供新策略。A股市场抗癌领域上市公司研发费用高涨,新药研发取得显著进步。

北大教授团队探索植物蛋白治癌新策略

癌症,这一高致死率的疾病,长久以来困扰着人类。然而,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杜鹏教授团队,正为这一难题带来新的希望。

12月21日晚,央视新闻报道,杜鹏教授在短短6年内,于世界顶级期刊《cell》发表两篇重量级论文,其中一篇揭示了利用植物蛋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实现恶性肿瘤广谱抗性的新策略。这一跨物种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为人类治疗癌症开辟了新途径。

杜鹏教授表示,这是一个重要的起点,他们对该技术治疗肿瘤充满信心,并期待其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在全球及中国的药物研发中,抗肿瘤药物始终占据核心地位。近年来,中国抗肿瘤创新药研发取得了显著进步,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在内的新疗法不断涌现,新药临床试验数量持续攀升,临床试验的质量和效率也在逐步提高。

据统计,A股市场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在抗癌领域有产品落地或进行研究,今年前三季度,这些公司的研发费用合计达到248.57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11.73%,远超A股整体研发强度。其中,百济神州-U、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科伦药业等4家公司研发费用超10亿元,百济神州-U更是以101.66亿元的研发费用高居榜首。

百济神州-U作为全球肿瘤治疗创新公司,专注于发现和开发创新性疗法。目前,公司已自主研发并获批上市3款药物,包括用于治疗多种血液肿瘤的泽布替尼、治疗多种实体瘤及血液肿瘤的替雷利珠单抗以及具有选择性的PARP1和PARP2小分子抑制剂帕米帕利。

此外,迪哲医药-U、君实生物-U、神州细胞-U、汇宇制药-W等8家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超过10%。其中,研发强度最高的迪哲医药-U,今年前三季度投入研发费用5.68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167.74%。公司自主研发的针对晚期肺癌的小分子靶向抑制剂新药DZD6008已进入临床阶段,有望解决晚期肺癌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文章来源:数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