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审议,法治保障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正式提交至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共九章七十八条,涵盖多个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助力高质量发展。
备受瞩目的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再次取得重要突破。12月21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正式提交至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进行审议,标志着民营经济迎来了法治保障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版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数据揭示,从2012年至2023年,民营企业占比由79.4%攀升至92.3%,总数超过5300万户,个体工商户数量更是激增至1.24亿户。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已超过5500万户,展现出民营经济的蓬勃生机。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旨在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法制化,对于进一步优化其发展环境、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此次审议的草案共九章七十八条,内容涵盖总体要求、公平竞争、投融资环境、科技创新、规范引导、服务保障、权益保护及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
草案中的多个‘首次’为民营企业注入了强大信心。首次在法律层面确认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同时,草案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和‘两个健康’写入法律,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不变的重大方针。
为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草案致力于建立健全民营经济组织的公平竞争机制,确保其在市场准入、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平等权利。此外,还通过完善制度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民营经济的投资融资环境。
在科技创新方面,民营企业展现出巨大潜力。截至2023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占全国企业总量的近四分之三。为此,草案提出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
在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方面,草案对限制人身自由和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进行了规范,并禁止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同时,草案还强化了账款支付保障,设置了账款拖欠协商调解处置程序。
此外,草案专章规定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增强了制度的刚性和权威性,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图片来源:新华社,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