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年轻人为减轻“大数据杀熟”与“信息茧房”困扰,正尝试反向驯化算法。通过重置账户、关闭个性化推荐等方式应对,但效果有限。消费者认知提升,主动保护意识增强,监管部门也已采取行动整治算法问题。

为减轻“大数据杀熟”与“信息茧房”的困扰,一群年轻人正尝试反向驯化算法。他们采用重置账户享受新用户优惠、关闭个性化推荐、在评论区喊话算法表达不满等策略,试图打破算法的束缚。

年轻人主动“调教”算法的行为,被视为对算法权力的有力反击。随着算法技术的广泛应用,消费者对算法的态度逐渐转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应对。

一项基于8000多份问卷的调研显示,消费者对算法的认知显著提升,主动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47%的受访者选择多样化浏览内容,46%则拒绝企业不合理的数据请求。

近期,社交平台上涌现大量“骂机票专业帖”,用户通过留言喊话表达对机票价格的不满。尽管留言与机票降价之间的关联性尚未确认,但此举已成为年轻人对“大数据杀熟”的一种无奈反抗。

技术专家指出,社交媒体上的“哭穷”和留言喊话对算法的影响有限,因为平台间存在数据壁垒,且算法设计复杂。经济学者盘和林也认为,此举虽有用但效果不大,因为算法可能采取差别定价策略。

为逃避算法推荐机制,用户还尝试重置账号、关闭个性化推荐、故意绕过感兴趣内容、修改个人信息等方式。专家表示,这些操作可能干扰算法,但效果难以一概而论。

年轻人反向驯化算法的行为建立在一定认知基础上,表明用户对算法的理解日益加深。日前发布的《算法与AI大模型用户认知调研报告(2024)》显示,超过六成受访者清楚企业在提供互联网服务时使用了算法。

对于企业根据个人特征标签推荐商品,消费者态度不一。有36.99%受访者希望依法排除某些标签,27.56%认为应由用户自己确定标签。此外,七成受访者认为算法存在一定风险。

面对算法风险,消费者采取多种策略应对,如多样化浏览内容、拒绝不合理数据请求、少接触算法推荐内容等。监管部门也已采取行动,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整治同质化推送、违规操纵榜单、大数据“杀熟”等问题。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