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市近日公布面向2035年中长期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打造“20+20”产业空间格局,并提出合理配套居住空间,促进职住平衡,以支撑深圳成为全球领先的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深圳市近日正式公布了面向2035年的中长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旨在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土地空间规划,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该规划特别强调了合理配套居住空间,以实现职住平衡,并提出了详细的操作路径。

在国内各城市中,深圳首次在产业空间规划中明确提及居住空间安排,体现了其在规避“职住不平衡”问题上的前瞻性和创新性。这一做法不仅为深圳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深圳市产业空间规划布局图。来源:《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空间布局规划(2024—2035年)》

根据规划,深圳将打造“20+20”的产业空间总体格局,即优化细化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统筹布局20大科技创新集聚区,总规模将达到525平方公里。这一布局将有力支撑深圳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深圳在制造业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2023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8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18万亿元,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8%,占GDP比重提高到41.9%。未来产业也具备良好基础,多个领域已初具规模。

然而,深圳也面临着工业用地权属复杂、布局分散等问题。因此,规划提出要保持合理的工业用地比例和规模,推动工业用地向产业园区集中和高效利用。同时,还将统筹规划居住空间,实现职住平衡。

在产业空间布局原则上,规划明确了“制造为基、园区引领”“严守底线、集中连片”“功能协同、产城融合”“优化结构、盘活存量”四大原则。这些原则将指导深圳未来的产业发展,确保企业引得进、人才留得住。

追求“职住平衡”是深圳此次规划的一大亮点。规划提出,要健全生产配套设施,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合理配套居住空间。这将有效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深圳在城市规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确立“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的发展理念,布局差异化发展的城市功能中心和节点,深圳有效缓解了城市中心的压力,促进了资源要素的高效流动。同时,深圳还注重交通与土地的协调发展,提出了“交通引领发展”的战略。

根据最新的通勤监测报告,深圳在通勤时间、通勤空间和通勤交通方面均表现出色。其中,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高达81%,成为全国首个达到80%目标的超大城市。这充分证明了深圳在职住平衡方面的成功实践。

综上所述,深圳此次公布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不仅为深圳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种以人为本、注重职住平衡的发展理念值得始终坚持和推广。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