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折叠屏手机市场面临增长放缓,实用性和创新能力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内屏维修成本高、使用频率低等问题逐渐显现,同时全球出货量也首次同比下降,市场呼唤更高质量的产品。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诸多创新,其中折叠屏手机曾一度成为行业的璀璨明星。然而,最新的市场数据分析却揭示了这一细分领域的增长困境,实用性和创新能力正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折叠屏手机内屏维修成本高,使用频率低

12月20日,济南市民孙先生在一家荣耀手机店购买了一款三千余元的直板手机。值得注意的是,他在付款时使用的是一款已经出现故障的折叠屏手机。孙先生表示,这款折叠屏手机他使用了一年半,期间内屏已经更换过一次,花费了三千多元。然而,这次不仅内屏损坏,外屏也出现了白屏现象。由于折叠屏手机制作工艺复杂,内屏为柔性屏,一旦受损,维修成本高昂。孙先生表示,他在日常使用中很少打开大屏,仅在刷短视频时才会使用,因此选择了更换新手机而非维修。

山东济南孙先生的折叠屏手机,外屏已出现白屏现象。

济南孙先生的折叠屏手机内屏已无法打开使用。

同样,山东日照的邰先生也经历了类似的遭遇。他一年前购买了华为折叠屏手机,但由于使用体验不佳和维修成本高昂,最终也换回了直板手机。

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市场进入冷静期

技术进步无疑是推动折叠屏手机发展的核心动力。柔性显示技术、柔性材料技术、铰链技术和软件适配等领域的突破,为折叠屏手机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然而,市场却对更高质量、更符合消费者期待的产品发出了呼唤。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显示屏出货量首次出现同比下降,且这一趋势预计将在2025年持续。这一变化表明,市场对折叠屏手机的热情正在逐渐降温,消费者和厂商都在重新审视这类产品的实用性和长期价值。虽然折叠屏手机在商务办公等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但消费者对折叠屏手机的满意度并不一致,部分用户对其折叠效果和握持体验表示不满。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折叠屏手机市场正从高速增长期转向成熟期,厂商需要在保持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厂商需要推动折叠屏手机的实用性和普及度,以应对未来的市场挑战。

(文章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