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OpenAI正测试推理模型o3及o3 mini,与谷歌上演推理模型“擂台赛”。同时,多地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大模型产业发展,预计未来五年产业规模将持续增长。A股市场中,大模型概念股表现抢眼,多只股票获融资净买入超亿元。

大模型技术持续突破,新进展层出不穷。

OpenAI:正测试推理模型o3及o3 mini

OpenAI于当地时间12月20日宣布,公司正积极测试全新的人工智能推理模型o3及o3 mini。OpenAI计划在2025年初先推出o3 mini,随后再推出功能更为全面的o3。据OpenAI透露,o3在SWE Bench Verified评估中超越了其前身,并在编程比赛中战胜了OpenAI的首席科学家,刷新了业绩纪录。

谷歌与OpenAI的推理模型“擂台赛”愈演愈烈。12月5日,OpenAI在预告的连续12日王炸发布活动首日推出了正式版的o1,支持多模态输入,具备视觉推理能力。紧接着,当地时间12月19日,谷歌发布了首个通用推理模型Gemini 2.0 Flash Thinking,该模型能清晰展示思考过程,以解决复杂问题,推理能力显著增强,并已上线Google AI Studio和Vertex AI平台。次日,OpenAI即宣布了o3推理模型的测试消息。

此外,11月28日,阿里云通义团队也发布了全新AI推理模型QwQ-32B-Preview,并同步开源。评测显示,QwQ预览版已具备研究生水平的科学推理能力,尤其在数学和编程方面表现突出,整体推理能力与OpenAI的o1不相上下。

大模型产业化进程提速

今年,多地政府出台政策,对大模型厂商给予补贴支持,推动行业快速发展。例如,《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提出,每年发放最高5亿元“训力券”,以降低人工智能模型研发和训练成本。北京亦庄则发布人工智能新政,每年发放1亿元模型券,补贴购买自主可控基座大模型的企业。上海则针对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和模型运用领域的技能人才需求,开发了专项职业能力评价项目,并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补贴范围。

据中投顾问《2024—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市场规模预测》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约为5452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5874亿元,未来五年(2024—202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3%,到2028年产业规模有望达到7500亿元。

目前,大模型已在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如华为盘古大模型已在医药、气象、政务、矿业等多个领域落地。

方正证券指出,过去两年,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从基础层到应用层,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大量投资,并取得显著成果。对于应用层而言,业绩的兑现时间要晚于基础层。展望2025年,应用层将逐步开始兑现业绩,下游应用有望迎来百花齐放,资本市场也将涌现众多投资机会。

11只概念股获融资净买入超亿元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市场中,大模型概念股共有63只,自12月以来平均上涨2.82%。其中,天娱数科、云天励飞-U累计涨幅超过40%,创业黑马、信雅达涨幅则在20%以上。

天娱数科在投资者问答平台上表示,公司自研的企业级虚拟数字人大模型“智者千问”基于Transformer编解码模型框架,致力于为企业级虚拟数字人提供完整的智能化生成式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为垂直行业提供全面支持和创新应用。

从资金面来看,自12月以来,38只大模型概念股获得融资净买入,占开通融资融券业务标的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11只股票的融资净买入额超过1亿元,万兴科技、中兴通讯、科大讯飞的融资净买入金额位居前列。

万兴科技表示,公司“天幕”是以视频创意应用为核心的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涵盖语言、音频、图像、视频等多模态能力,已将生产出的大批原子能力落地赋能公司众多产品,支撑更多创新功能和产品的建设。

中兴通讯则采用“1+N+X”策略,其中“1”指采用自研与生态合作并举的基础大模型(星云基础大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领域知识增量预训练“N”个领域大模型,衍生出“X”种应用,助力各行各业客户加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实际行业场景的融合。

(文章来源:数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