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9个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成功转入常态化运营
AI导读:
深圳证监局宣布,首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项目中的9个已成功由试点转为常态化运营,涵盖了行业产业链图谱共建、专精特新企业资本赋能等多个金融科技前沿领域。
新华财经深圳12月21日电(记者卫韦华)据深圳证监局最新消息,深圳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专项工作组已圆满完成了对首批项目的监督与退出评审工作,标志着9个创新项目成功由试点阶段迈入常态化运营的新篇章。
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资本市场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中国证监会于2021年启动了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深圳凭借其卓越的金融科技实力,成功获批成为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先行者。2022年年底,深圳证监局正式启动了首批10个试点项目,旨在探索金融科技的新路径。
截至目前,正式运营的9个试点项目涵盖了多个金融科技前沿领域,具体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携手国信证券等7家券商共同打造的行业产业链图谱共建及应用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数据共享与智能分析,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国信证券联合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等推出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资本赋能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资本对接服务;国信证券与华锐技术合作的基于分布式低时延信创技术的核心交易及实时风控系统,有效提升了交易效率与风险控制能力;招商证券的企业级云原生技术架构实践,全面支持全栈信创,为金融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投证券基于数字人交互技术的财富投教及内容生产平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生动、互动的投教体验;中金财富与金腾科技共同探索的基于互联网合作生态的客群数据运营体系,推动了客户服务的智能化升级;长城证券与丹渥智能合作打造的科创金融智慧生态平台,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全方位金融服务;博时基金携手华为云等4家公司联合推出的云原生信创TA项目,为资产管理行业提供了更为安全、高效的IT解决方案;平安银行的托管业务智慧风控平台,通过自主研发的halo框架和大数据分析决策平台,实现了对托管产品的持续跟踪与管理人舆情的实时监控,有力保障了金融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据平安银行2024年三季报显示,该行托管净值规模已达9.18万亿元,同比增长5.5%,彰显了金融科技赋能银行业务的强大动力。
(图片及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