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小银行旺季营销活动陆续启动,存款利率调整策略现明显分化。部分银行上调存款利率并限时发售大额存单,但力度和机构数量均减少。更多银行转向低成本存款及贷款业务拓展,逃离“价格战”成为趋势。

临近年底,中小银行旺季营销活动陆续拉开帷幕。2025年中小银行旺季营销期间,各机构在存款利率调整策略上呈现出明显分化态势。

《中国经营报》记者观察到,往年旺季营销期间备受瞩目的存款加息活动,今年显得相对“低调”。部分中小银行阶段性调整存款利率并限时发售大额存单,但调整幅度和参与机构数量均较往年有所减少。

北京农信合研究所研究员冯俊指出:“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小银行在拉动存款增长方面的意愿不强,存款‘价格战’趋势已明显减弱。”

中小银行旺季营销应对状态出现分化,部分地区积极推出短期高利率存款产品,催生了“存款特种兵”现象。然而,更多中小银行不再过分依赖高息、送礼等方式吸纳存款,而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低成本存款及贷款业务的拓展上。

利率调整策略现分化

旺季营销活动对银行全年获客至关重要。区域银行、中小银行尤为重视年头岁尾的旺季营销活动,营销活动节奏快,且是全年让利幅度最大的时期。

近期,部分中小银行如荥阳农商银行、禹州农信社等,纷纷发布存款利率调整公告,上调了不同期限的存款利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民营银行及河南省、江苏省部分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已阶段性上调存款利率。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年末、年初是银行揽储的关键时期,上调存款利率是招揽客户的一种手段。但存款利率上调意味着负债成本压力增大,整体来看,银行降息仍是大趋势,未来存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近期部分机构的利率上调仅是短期阶段性行为,且力度和涉及的机构数量均较往年减少。

同时,部分中小银行限时发售大额存单,部分3年期、5年期的大额存单年化利率达2%以上。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大额存单利率普遍下降。

银翱咨询董事长高钧表示:“在旺季营销阶段,中小银行需完成全年超过一半的存款任务。今年中小银行对低价存款的需求更高,且降息预期也较高,这影响了银行通过‘价格战’揽储的意愿。”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今年开门红营销时间节点略有提前,利率调整策略分化,长期存款利率下调,短期存款利率阶段性逆势上升。但并非所有中小银行都上调了利率,也有部分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这与资金流动性较高以及利率持续下调相关。”

中部地区某农商银行人士指出:“农商银行与大型银行存在存款利率差,农商银行存款成本一直较高。今年参与旺季营销存款优惠活动的机构数量减少,整体来看,农商银行对低成本存款的需求更高。”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在商业银行净息差承压的当下,高利率拉动存款带来的是高成本存款,并不符合银行对低成本存款的需求。未来,商业银行需考虑提升客户体验、改善营销模式等来吸引客户。

王蓬博建议,银行在旺季营销时,可推出特色产品,如针对老年人推出养老储蓄产品,针对小微企业推出利率更低的产品。同时,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增加客户黏性。

对存款用户而言,在存款利率下行趋势下,可抓住中小银行旺季营销期间的阶段性利率调整,锁定相对较高收益。

逃离“价格战”

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农商银行既面临旺季营销拉动存款增长的压力,又面临存款结构化增长差异,如何进行存款产品定价与营销平衡成为一道难题。

湖南省农信联社一级高级经理彭树军指出,鉴于中小银行存款长期化程度较深、贷款收息率水平相对较低,且还有进一步走低的趋势,银行在制定存款定价时,建议优先以利率高低水平进行定价,兼顾考虑银行机构存款所占市场份额。此外,可通过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与提供全面价值服务,弥补存款“低利率”对客户吸引力不足的问题。

彭树军建议,在2025年“开门红”期间,可从营销赠礼、调整考核要求、给予员工低成本存款业务考核更多绩效薪酬等方面控制存款利率。

目前,部分农商银行已调低新增存款考核比重。冯俊表示:“新增存款对于大部分中小银行来说考核比重在下降,对存款结构调整的要求在增加,优惠活动更加倾向日常活动体系建设,短期活动已进入‘瓶颈’。”

在低成本存款营销实践中,部分农商银行通过对接企业客户、维护存量客户,拉动低成本存款增长。如阳谷农商银行旺季营销方案中,银行班子成员主动对接企业客户、行业客户等,以代发工资、信贷支持等金融服务为切入点,拉动存贷款快速上升。

多家农商银行在旺季营销发力方向中,都提到要降本增效,以及对业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陕西安康农商银行表示要“量质并举、精准发力”,汉中农商银行提出年末收官决战六项挂牌督办核心任务。

自2022年9月以来,国内银行存款挂牌利率经历多次下调。在此背景下,旺季营销期间的阶段性存款利率上调仅是调整回此前利率水平。

近期储蓄存款情况显示,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9.3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07万亿元。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