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并预计2025年降息幅度或收窄。美股三大指数受降息决策影响持续下跌,市场波动性预计上升。分析认为,美国经济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12月18日,美联储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并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25%至4.50%之间。会议还预计,到2025年,降息幅度可能会收窄至50个基点。这是自今年9月以来,美联储连续第三次降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美联储的双重目标——支持就业和控制通胀,同时维持经济稳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采取进一步行动,通过降低政策利率25个基点来减轻政策限制。至此,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从峰值下调了整整1个百分点,达到两年来的最低水平。

  美联储在本次会议前后进一步强化了放缓降息的预期。鲍威尔强调,未来在调整政策利率时,美联储将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有分析指出,这些措施旨在向市场传达一个信号,即美联储正接近放缓降息的时刻。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降息决策并未获得美联储全体委员的一致支持,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贝丝·哈马克便对降息决议表示反对,她主张暂停降息。

  市场更为关注的是美联储明年的降息幅度和次数。根据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19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中,有10人预测到2025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将降至3.75%至4%之间。这意味着,如果每次降息25个基点,美联储明年可能仅降息两次,相比今年9月预测的4次降息,降息步伐将明显放缓。

  无论是美联储官员还是机构分析师,对明年降息幅度的预测都较为保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交易员目前预计美联储在明年1月进一步降息至4.00%至4.25%的概率仅为16.3%。这反映出市场投资者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在明年1月暂停降息。

  受美联储鹰派立场的影响,美股三大指数持续下滑。截至当地时间18日收盘,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大幅下跌3.56%,创下今年7月25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2.95%,为今年8月6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则下跌2.58%,连续第十个交易日下跌,创下1974年10月以来最长的连续下跌纪录。

  分析人士指出,从鲍威尔的发言来看,美联储目前处于一个相对模糊、前瞻指引不明确的阶段,这对市场而言是一个更为不利的信号。短期内,在美联储指引不明朗的背景下,美股市场乐观的“假日交易”情绪可能会告一段落,市场波动性预计会有所增加。

  尽管美联储已连续三次降息,但仍有较大的降息空间。一方面,尽管连续降息,但联邦基金利率仍处于高位,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相比,美国的利率水平仍然偏高。另一方面,当前就业市场已从过热状态冷却,通胀也更加接近美联储2%的目标。

  然而,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的上台,其可能采取的经贸政策可能会刺激通胀回升,相关移民政策也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升温。这将使美联储在货币政策调整上面临更多挑战。分析人士认为,明年美联储的降息将主要集中在上半年,这主要是因为美国通胀将在高基数效应下回落,同时新一届政府各项政策的效果尚未完全显现。但到明年下半年,随着再通胀压力上升,美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此外,当前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加剧,在经济相对健康的表象之下,仍隐藏着诸多问题。美国新一届政府预计推行的经济政策,如降低企业税、增加石油产量等,虽然可能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支撑美国经济发展,但其相关贸易政策却可能增加通胀风险。因此,美国经济前景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