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展望2025:看好内需与科技,市场审慎乐观
AI导读:
公募基金陆续发布2025年市场展望,多数公募对A股市场持审慎乐观态度,认为内需和科技将成为提振市场的关键因素。同时,多家公募看好科技领域,认为科技或仍是明年的一大重要投资主线。
随着2024年步入尾声,仅剩7个交易日便将迎来新的一年,市场普遍关注2025年A股市场的走势及投资主线。公募基金纷纷发布2025年市场展望,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家内外资公募,以期探寻市场未来走向。
多数公募对2025年A股市场持审慎乐观态度,认为内需将是提振市场的关键因素。路博迈基金、富达基金、联博基金、财通基金及摩根资产管理均指出,内需将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支撑。
在行情研判方面,富达基金强调中国正在探索稳健且可持续的增长模式,更加关注国内消费和高端制造业。联博基金则认为,资本市场的改革有利于股票市场的长远发展,市值管理治理结构改革的长期化、制度化将对市场产生正面推动。
对于投资主线,多家公募看好科技领域。中欧基金指出,受益于政策扶持和技术革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如AI应用、半导体、新能源等,有望引领市场上涨。同时,内需消费也被认为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路博迈基金表示,中国资产的核心定价逻辑在国内,能否走出需求不足是关键。富达基金认为,中国制造业正在稳步升级,而消费尚未大幅回升,但政府已释放政策转向信号,旨在提振内需。
联博基金投资总监朱良指出,A股市场中中国上市公司多为内需导向,内需消费仍有巨大增长空间。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市值管理治理结构的改善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回归资本市场。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市场或更多聚焦于政策预期及行业供需关系带来的结构性机会。A股当前整体估值具有吸引力,高股息和防御性股票或有望表现良好。
在主题关注方面,摩根资产管理指出,人工智能产业链、TMT、锂电、化工、航运等行业有望提供超额收益的机会。天弘基金则强调,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景气有望恢复高增。
华安基金首席投资官翁启森建议聚焦新质生产力中的TMT及优势产业如新能源、医药、军工中的细分赛道,同时关注受益于并购重组预期和股市回暖的龙头券商及受益于内需政策的消费行业和出海龙头。
中欧基金看好消费和科技两个方向,尤其关注大众消费和科技行业中的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AI应用和硬件、机器人等领域。平安基金权益投资总监神爱前则预计,经济数据的改善将带动盈利周期上行,权益市场驱动力也将从估值驱动向盈利驱动倾斜。
海富通基金投资部总监周雪军建议短期配置采用哑铃策略,超配低估值高股息与科技成长,同时关注与经济顺周期修复相关的泛消费、周期制造等方向。
长城基金投资总监杨建华指出,明年的一大重要投资主线在于科技,尤其要关注自主可控的新进展方向。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将持续受到市场关注。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