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医保局发布关注函,严查药企虚开发票制造“两套价格”问题,坚决反对虚高药价和商业贿赂,要求各省医保局排查涉案产品,规范药品价格行为,确保群众用上质优价宜药品。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于12月20日正式发布函件,针对个别药企虚开发票制造“两套价格”的违规问题进行高度关注。据经济参考报《经参调查》报道,2022年及2024年,公安部门相继破获了两起涉及医药领域的虚开发票案件。

调查发现,部分药品存在‘底价’与‘开票价’的双重价格体系。药企先将药品以较高的‘开票价’销售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转售给医疗机构。交易完成后,药企会将‘开票价’与‘底价’之间的差价返还给经销商。这种巨大的价格差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被‘洗白’并‘提现’,成为不法经销商牟取暴利及进行商业贿赂的资金来源,直接导致部分药品价格从源头上就存在虚高现象。

具体案例显示,一款名为‘银杏叶’的药品,底价每支8.5元,售价却高达每支25.28元,医生每使用一支可提成4元;另一款名为‘头孢唑肟钠’的药品,底价每支6.5元,售价则达到每支16.5元,医生每使用一支可提成2.5元。经测算,药品提成金额普遍占药品开票价与底价差额的两成以上。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医保局表示坚决反对虚高药价加重患者负担,反对虚开发票形成非法利益链条,以及‘一药双价’‘带金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保局高度重视,重点排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头孢唑肟钠注射液、水解蛋白口服溶液等涉案产品是否存在类似问题,尽快摸清挂网价格底数。

同时,案件查处地医保局需代表有关药品挂网省份,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掌握‘一药双价’问题线索,并依规约谈督促涉事医药企业规范价格行为,坚决挤出药品虚高价格水分。对于查实的虚开发票、行贿等违法行为,将严格执行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给予相关企业失信评级和相应处置措施。

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保局还需及时跟进落实处置结果,对同通用名其他厂牌类似药品价格虚高的,督促相关企业规范价格行为,合理下调挂网价格,保障患者购药价格与医药生产企业实际价格相协同,并重点关注经销商或代理商刻意做高价格用于不当营销的行为。持续加大医药价格风险处置力度,确保群众能够用上质优价宜的药品。

相关药品核查处置情况需在12月25日前报告国家医保局。

(图片来源:相关新闻报道截图)(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