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算力市场快速增长,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
AI导读:
中国智能算力市场持续增长,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9.6%,市场规模达146.1亿元人民币。然而,算力芯片生态碎片化、算力孤岛等问题亟待解决,未来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智算中心互联互通与高效协同。
在AI技术的不断推动下,中国智能算力市场正持续扩大其影响力。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智算服务市场(2024上半年)跟踪》报告,2024年上半年,中国智算服务市场整体实现了79.6%的同比增长,市场规模已攀升至146.1亿元人民币。其中,智算集成服务市场增速惊人,同比增长168.4%,市场规模达到57.0亿元人民币;而面向生成式AI的智算服务市场(GenAI IaaS)更是实现了203.6%的同比增长,市场规模达52.0亿元人民币,超越了传统AI IaaS市场中的其他部分。
AI IaaS市场主要由GenAI IaaS和包含传统业务场景的Other AI IaaS两大板块构成,前者以租赁形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智能算力服务,并涵盖后续的运营及运维保障。IDC指出,当前GenAI的算力支出已成为智算服务市场的主力军,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GenAI IaaS市场规模已超越Other AI IaaS,占AI IaaS市场的比重高达58%。同时,在智算集成市场中,新建的智算中心均以满足GenAI的未来需求为设计导向。
IDC中国企业级研究部研究经理杨洋表示,智算服务市场正以远超预期的增速迅速成长,预计在未来五年内,该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此外,算力作为AI三要素之一,被视为支撑大模型训练推理的基础设施。自ChatGPT引领大模型风潮以来,全球算力设施的建设和规模迅速扩张。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报告(2024)》指出,截至2023年年底,全球算力基础设施总规模已达910EFLOPS,其中我国算力规模达到246EFLOPS,位居世界第二,智能算力同比增速超过65%。截至2024年上半年,智算规模在我国总算力中占比已超30%。
在算力市场中,普通通用算力、超算算力和智能算力共同构成了当前算力基础设施的主体。其中,智算算力因主要负责AI大模型的训练推理而备受关注。据《中国综合算力指数报告(2024)》显示,到2025年,我国算力规模将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将达到35%。
中国电信研究院发布的研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智算中心超过250个,国产化能力稳步提升。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转型建设思路的推动下,我国各类领域都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这种智能化的需求推动着部分企业自建数据中心,同时也推动着智能服务企业持续扩建。
在智算服务市场格局方面,由于云计算在大模型领域部署具备优势,且智算中心的部署需要高额资本投入,因此云厂商独具优势。以GenAI IaaS市场为例,阿里云凭借内部快速调整、优秀的资本布局和技术体系快速适配GenAI时代等因素,市场份额已跃居第一。同时,运营商也凭借算力设施部署的优势抢占市场,新势力服务商则以商汤科技为代表成功立足。
然而,尽管智算市场整体处于上升期,但仍面临不少挑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指出,与美国相比,我国算力芯片生态较为“碎片化”,异构算力之间的协同稳定问题亟待解决。此外,赛迪顾问研报指出,我国各地方建设的智算中心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大多处于独自管理和运营的状态,“算力孤岛”问题凸显,亟须利用算力互联调度平台增强智算云资源互联互通和统一管理水平。
在产业应用方面,虽然智能算力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但目前智能算力业务尚未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未来,如何构建智算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智算中心互联互通与高效协同,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在今年的中国算力大会期间强调,我国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端芯片、架构设计、大模型算法、高速传输协议等基础软硬件技术实现更大突破,并建立健全算力产业标准体系。同时,将加快创新成果产业转化,探索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