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暴力催收模式逐渐消失,银行金融机构正积极转向合法化债务处理方式,加强第三方催收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催收效率和合规性。多家银行通过披露外包催收机构名单等方式强化穿透式管理,杜绝暴力催收行为。

随着暴力催收模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各大银行金融机构正积极转向合法化债务处理方式。近日,邮储银行(601658.SH)公布了两家个人消费贷款委外催收服务机构名单,分别是广州回龙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深圳万乘联合投资有限公司,此举紧随交通银行(601328.SH)、光大银行(601818.SH)、浦发银行(600000.SH)等银行公布合作催收公司名单之后,标志着国有大型银行在催收业务上的进一步规范。

第三方催收机构的暴力催收行为长期困扰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也给银行带来了合规性挑战。然而,催收作为化解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债务人权益、维护银行业务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整顿第三方催收机构后,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催收行为,多家银行则通过披露外包催收机构名单来加强对催收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邮储银行表示,为适应业务发展需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现对合作的个人消费贷委外催收服务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行披露,并与第三方签订相关法律文件,要求其遵守法律法规和签署的法律文件,对个人信息采取保护措施。此外,光大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相继披露了催收机构合作名单,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强化穿透式管理,杜绝暴力催收行为。

监管部门明确规定,禁止委托有暴力催收行为、涉黑犯罪等违法行为记录的机构开展清收工作。多家银行因催收不当被监管处罚,其中委外催收问题尤为突出。面对这一挑战,部分银行有意招聘催收人才、自建催收团队,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银行内部催收与外部催收应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

在催收业务中,效率和合规是银行对第三方催收机构合作的基本要求。多家银行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催收机构,明确投标人的资格要求,包括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等。同时,银行还要求催收机构提供承诺函,承诺合法经营、规范操作、有效控制风险。

随着催收业务的不断规范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银行选择律师事务所作为催收合作伙伴。律师事务所在催收过程中能够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和服务,有助于银行提高催收效率和合规性。此外,银行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市场价格普遍较低,与外部催收机构合作可以采取不同的模式来减少损失。

现在,银行不良催收压力较大,处置需求较强,愿意与更多的外部机构合作。但是,效率和合规仍然是前提。暴力催收时代的终结和银行催收透明化管理标志着行业更加成熟。随着催收合规性越来越强,银行对外部机构的监督能力在不断提升,催收机构及商业模式也都在经历深刻变革。

(图片及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