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全年票房下滑,观众消费趋于理性,观影热情下降。然而,女性题材电影异军突起,成为市场新亮点。业内人士对2025年春节档持乐观态度,有望再创票房新高。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全年票房仅为414亿元,与2023年的549亿元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面临了多重挑战,观众消费观念趋于理性,观影热情有所减退。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女性题材电影却异军突起,成为市场的新宠。

尽管面临挑战,业内人士对2025年的电影市场仍持乐观态度。随着电影产能的回暖和大片定档,2025年春节档有望再创票房和观影人次的新纪录。

今年,观众走进影院的频率明显降低,这与消费习惯的变化密切相关。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灯塔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电影观众变化趋势报告》指出,观众在旅行、娱乐、外出、服装等方面的支出有所减少,影院及网上观影的消费支出增速也放缓。电影行业持续面临其他娱乐活动,尤其是线上娱乐活动的竞争。观众线上“刷短视频”的频率持续上升,而线下娱乐消费频率整体降低。

制片人陈彩云表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电影并非刚需,文化消费自然被放在次要位置。与100年前美国大萧条时期相比,现在的娱乐方式更加多样化,游戏、短视频、短剧、网剧、演唱会等都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此外,随着观影设备的发展,家庭中的电视、投影播放效果也越来越好,影院观影不再是唯一选择。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认为,观众观影热情下降的原因在于缺乏重点影片和头部影片的连续性,导致整体电影观众的观影习惯和热情减弱,节假日电影消费更加明显,平日电影消费欲望和行为减弱。2024年上映的高质量影片数量不足,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指出,电影从剧本立项到拍摄制作完成需要较长时间,前几年疫情期间影片立项少,对行业的影响在今年才真正体现。加之2023年电影市场出现报复性观影,今年热度自然不如去年。

在观众消费趋于理性、其他娱乐活动争夺注意力的大环境下,电影行业需要提高供给数量、质量和类型丰富度,放大电影的优势及不可取代之处,持续提供观众喜欢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电影市场也呈现出一些新变化。女性题材电影热度上升,购票用户中女性占比58%,25岁及以上观众占比79%,三四线城市观众占比41%。女性及95后观众逐渐成为市场主力。贾玲、邵艺辉等女性电影创作者推出了一系列触动人心的作品,斩获了不错的票房。

此外,喜剧片的供给数量相比2023年明显提升,春节档和暑期档的爆款喜剧片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对于2025年的电影市场,孙佳山认为会比2024年相对好一些,但可能仍不及2023年。电影市场真正恢复可能需要等到2027年至2028年。

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于冬表示,多部重磅大片已定档2025年春节档,相信会再创票房和观影人次历史新高。春节档仍是中国电影最重要的档期之一,观众有强烈的观影需求,关键在于供给的影片能否达到七成以上的满意度。

2025年的电影市场能否迎来良好开端,春节档的表现至关重要。尹鸿表示,春节档不仅是一个票房蓄水池,更是全年电影市场的风向标,为观众的期待奠定了基础。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