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正致力于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金融科技被视为关键驱动力,交易系统急需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型。同时,银行授信逻辑发生转变,更加看重科技企业的创新力。未来,上海将利用前沿科技推动金融发展。

中新网上海12月20日电 (谢梦圆)上海,这座中国经济中心城市,正承载着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大使命。如何进一步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科技进步与改革被视为关键驱动力。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朱小能指出,金融与科技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两大领域,过去十年间,金融科技已深刻重塑了整个金融生态。

确保资本市场交易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前沿科技的支撑。近日,上海金仕达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治国在第五期“中新·申见”前沿圆桌访谈上透露,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资本市场拥有庞大的散户群体,成交量巨大且集中,这对交易系统提出了极高的挑战。他强调,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主要依赖传统集中式交易系统,其单体结构限制了系统的拆分与扩展能力,因此,交易系统急需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型。分布式交易系统凭借其高并发、高可用、低延迟的特性,不仅能稳定交易,还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行业,助力实体行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全球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从而锁定成本和售价,推动规模化生产与发展。金仕达近年来研发的套期保值交易系统便采用了分布式技术,以满足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需求,并依赖强大的金融工程团队来计算风险敞口,实现自动化交易。

18日,第五期“中新·申见”前沿圆桌访谈节目在上海举行。杨海燕摄

浦发银行总行科技金融部副总经理田野指出,科技发展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行的服务模式,同时,科技创新也成为银行重点布局的领域。他提到,过去银行的发展依赖于“旧三角”(基建、房地产、金融),而现在“新三角”(科技、产业、金融)已崭露头角。银行正在从过去的“看砖头”(即注重抵押物)转变为现在的“看专利”,并形成了针对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力评价模型。田野表示,银行授信逻辑也发生了转变,现在单纯看报表已无法看清科技企业的真实情况,因此,银行引入了大量数据,包括知识产权、专利、股权投资等,通过不同的数据组合来洞察企业的科技内核。

作为实体企业的代表,沃兰特航空战略市场总监付常银对此表示赞同,并期待更多耐心资本进入低空经济行业,以支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她表示,作为一家耗资大、研发周期长的初创企业,沃兰特航空也期待看到更多支持科创的金融创新,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企业中小贷款、科技金融扶持等。传统的财务报表确实无法在这个阶段充分反映科技企业的竞争力。

2021年,上海发布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并提出要实现金融科技中心全球竞争力的显著提升,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除了改进原有技术外,利用前沿科技也是提升上海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薛科认为,利用数据大模型、人工智能算法等前沿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精准数据和更多企业信息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他强调,未来科技的重点在于如何培养相关主体使用交易的习惯、构建适宜的环境场景,从而提升交易的便利性和参与金融活动的便利性。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