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产业驶入快车道,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预制菜产业自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后迅速发展,但仍面临科技基础薄弱等问题。近日,第二届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旨在通过科技手段破解行业发展难题,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自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以来,我国预制菜产业迅速驶入发展“快车道”。作为连接种植业、养殖业与消费者餐桌的重要纽带,预制菜通过精深加工,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半径,实现了产业增收,还满足了消费者对美食与便捷性的双重追求。然而,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科技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逐渐显现,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为了搭建预制菜科技与产业对接交流的平台,破解行业发展难题,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近日,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第二届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此次大会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创新发展,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共聚一堂。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教授、单杨研究员,以及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多位专家,围绕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预制菜风味与营养健康、装备升级助推预制菜生产智能化、预制菜行业市场分析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他们共同为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大会还发布了“预制菜科技与产业广州共识”,强调预制菜作为食品工业化高度集成的产物,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同时,该共识指出,深度依靠科技创新是预制菜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挖掘地方特色美食、打造多元化产品是预制菜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此外,科普工作对于提升大众科学认知、传播正能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致辞中,朱蓓薇院士指出,预制菜行业在经历快速发展后,也遭遇了阵痛期。她认为,要实现预制菜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夯实科学基础,依靠科技创新解决营养保持、风味还原等难题。同时,食品安全也是行业必须坚守的第一道防线。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廖明教授也表示,预制菜以其便捷、高效、卫生、标准和经济的优势,满足了现代都市人的需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预制菜加工技术、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单杨院士在报告中指出,从美国、日本等国的预制食品发展历程来看,科技始终是支撑产品创新的关键。他呼吁,要多管齐下让食材本土化,并用现代食品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改造预制食品,实现标准化加工。此外,他还强调了供应链精细化管理、食品标准安全体系健全对于预制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在人工智能(AI)赋能预制菜产业的议题上,佛山大学副校长曾新安分享了借助AI技术在预制菜产业中的创新探索。他介绍了如何利用AI模型+智能标签开发智能识别小程序,实现生鲜农产品品质的实时监测和快速判定。同时,他还强调了数据化支撑在预制菜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张春晖则分析了预制菜风味“丢失”的原因,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食品风味保持方面的巨大潜力。他表示,基于AI技术构建的逸散率与分子构型构象的关系模型,可实现较好的风味保持效果。
为全方位展示当前预制菜产业的科技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大会还设置了多个议题,邀请了近20位嘉宾进行报告分享。这些报告涵盖了预制菜产业的多个方面,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行业洞察和前沿信息。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