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2月19日,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天津揭晓中选结果,涵盖人工耳蜗和外周血管支架两大类产品,中选企业包括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价格大幅下降,极大减轻了患者负担。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雪)12月19日,第五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集采)在天津揭晓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涵盖了人工耳蜗和外周血管支架两大类产品,标志着我国在高值医用耗材领域的集采工作取得新进展。

本次集采中,人工耳蜗类耗材需求量达到1.1万套,共有5家企业中选,包括奥地利美迪乐医疗、美国领先仿生、澳大利亚科利耳等外资企业,以及上海力声特、浙江诺尔康等国内企业。而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需求量更高,达到25.8万个,中选企业达到18家,既有美国康蒂思、柯惠、雅培、波士顿科学,以及德国百多力等国际知名企业,也有上海美创医疗、归创通桥等国内企业,产品供应呈现多元化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企业在本次集采中表现出极高的参与度,所有4个组别(人工耳蜗及3个外周血管支架组)均由头部外资企业以第一名中选,显示出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对集采政策的积极响应。

人工耳蜗作为解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有效的医用耗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与助听器相比,人工耳蜗能够重建感音器官,让患者重获听力。特别是对于先天神经性耳聋的幼儿,植入人工耳蜗更是解决因聋致哑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患儿恢复正常生活、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此次集采中,人工耳蜗类耗材价格大幅下降,单套(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极大减轻了患者负担。

外周血管支架则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导致的血管疾病。通过支撑、扩张狭窄或堵塞的外周血管,改善血流供应状况,帮助患者恢复行动能力。本次集采广泛覆盖各血管部位的支架产品,既有外周动脉支架,也有外周静脉支架,还有新一代载药支架和覆膜支架等,满足了不同患者的临床需求。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集采现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