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发改委依托门户网站正式开通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包含七大核心板块,旨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以法治方式降低政策不确定性,改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

12月20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消息,国家发改委近日依托其门户网站,正式上线了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旨在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平台包含惠企政策直达、发展形势及监测评估、诉求和建议、民间投资发展等七大核心板块。上线后,将有效拓宽民营企业沟通渠道,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政策支持与服务。

当前,如何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旨在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部分地区存在逐利执法现象,如过度罚没、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对企业经营造成困扰。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对规范涉企执法作出明确部署,旨在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可预期的经营环境。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家需要的不仅是政策、资金等“硬支持”,更需要公平的竞争环境、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等“软支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李力行也指出,规范涉企执法有助于降低政策不确定性,改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

为解决逐利执法问题,需斩断执法行为与地方经济利益挂钩的利益链条,清理不合理的“潜规则”,细化自由裁量权,加强约束和监督。今年以来,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对罚款设定与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检察改革等方面作出规范,以强化执法监督,纠正不当执法行为。

此外,调研显示,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心不足,对产权问题心存顾虑。因此,只有捍卫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维护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尊严,保护好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才能真正提振信心,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国家积极回应企业关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