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折化解债务”诈骗案揭秘:宁夏警方破获非法集资大案
AI导读:
宁夏警方破获一起以“2.5折化解债务”为名的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揭露了一个遍布全国的诈骗团伙。该团伙以债务化解为名骗取服务费,涉案金额巨大。警方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警惕,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新华社银川12月20日电 题:“2.5折化解债务”诈骗案揭秘:低劣骗局如何肆虐社会?
新华社记者杨稳玺
面对沉重的债务负担,如果有人告诉你,“2.5万元就能化解10万元债务,且债务和解后,银行不起诉、不催收、不执行,征信报告欠款余额清零”,你是否会心动?然而,这背后却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近期,宁夏警方成功破获一起以“2.5折化解债务”为幌子的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揭露了一个利用“反催收”手段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该团伙分支机构遍布全国,涉案金额巨大。
以债务化解之名骗取服务费
今年6月,宁夏银川市公安局金凤区分局经侦大队接到多家银行报案,称有中介机构专门针对信用卡、贷款逾期客户,以“2.5折化解债务”为诱饵,大肆收取债务人高额服务费。经过缜密侦查,警方锁定了广律(深圳)法务服务有限公司及其宁夏地区的分支机构宁夏烽鸣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据金凤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李越介绍,犯罪嫌疑人胡某芬、何某荣、吕某远等人在深圳创建广律公司,并在全国多地设立控股子公司和分支机构。该公司肆意歪曲国家不良资产处置政策,通过招商会、发展代理商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大肆开展“2.5折化解债务”业务。广律公司不仅向欠债人收取高额服务费,还通过“拉人头”的方式发展下线,形成庞大的诈骗网络。
据统计,广律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了5000余名债务人作为客户,收取了超过2亿元的“化解债务”费用。其中,宁夏烽鸣公司作为宁夏地区的代理商,帮助广律公司在银川及周边地区吸收了500多名客户,涉及金额超过3000万元。
目前,涉案的4名嫌疑人已被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追赃挽损工作也在全力推进。
低劣骗局为何能肆虐?
2024年1月,银川市民张强(化名)在手机视频软件上看到“化解债务”的广告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往广律公司银川分公司咨询。工作人员的一番说辞让他动了心,决定支付5万多元服务费,以化解他20多万元的债务。
然而,张强并不知道,他所看到的银行结清证明只是广律公司伪造的文件,这些证明在广律公司的“客户”中占比极低,都是还款金额已明显超过贷款本金的“优质客户”。而广律公司则是通过伪造资料、恶意投诉等方式与银行协商还款或申请减免政策,从而拖延时间。
到了9月份,张强猛然发现广律公司因涉嫌犯罪已被警方立案侦查。他感到绝望,原本希望通过这次机会还清银行贷款,现在却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警方表示,“2.5折化解债务案”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传销等犯罪行为。犯罪嫌疑人利用受害者的经济困难和侥幸心理,实施诈骗行为。
加大警示宣传,整治“反催收”产业
近年来,以“化解债务”为名实施犯罪的案件屡见不鲜,手法多样。犯罪分子利用群众金融知识不足实施诈骗,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应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民事借贷中的债权人、债务人应当通过法定途径解决债权债务纠纷,谨防上当受骗。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应进一步严格贷款发放流程,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明确告知贷款人没有“折扣还债”等类似服务。
此外,针对“反催收”产业的野蛮生长,专家建议由互联网、广告主管部门牵头,对社交、短视频平台非法广告投放引流开展专项整治,对消费者及时推送警示消息。
(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