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汽车智能化领域中,HUD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行业整体面临利润压力。AR-HUD作为智能汽车的新窗口,成为市场热点。数据显示,HUD装配率逐年提升,其中AR-HUD增量显著。但同时,HUD技术路线分散、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也开始凸显。

汽车智能化领域中,HUD(汽车抬头显示系统)作为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之一,却面临行业整体利润压力增大的困境。泽景电子董事长张涛在第二届智能车载光峰会上透露,过去8、9年间,HUD价格大幅下滑,竞争日益激烈。

HUD主要分为C-HUD、W-HUD和AR-HUD三种类型。C-HUD成像区域小,显示内容有限;W-HUD通过挡风玻璃反射成像,支持更大区域和更远距离,是主流配置;AR-HUD则利用AR技术和虚实融合,将车辆行驶信息与实时路况结合,提高驾驶安全性和对智驾系统的信任。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AR-HUD能减少驾驶员低头查看仪表盘的频率,提高安全性,同时与智驾系统深度融合,提升驾驶体验。国泰君安等研究机构认为,AR-HUD将成为智能汽车“第一屏”,赋能人车交互。

数据显示,HUD装配率逐年提升,其中AR-HUD增量显著。预计到2030年,HUD渗透率将达43.7%,AR-HUD装载量超过500万辆。全球HUD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达到47.6亿美元,亚太市场占比最大。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HUD厂商面临“增收降利润”的困境。市场份额前十的厂商几乎掌握了98%的市场份额,但市场格局变动剧烈。同时,HUD技术路线分散、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也开始凸显。

为解决这些问题,一些HUD厂商选择与华为合作。华为已成为AR-HUD领域的新势力,市占率跃升至国内市场第二。华为不仅提供AR-HUD产品,还推出智能车灯模组、光场屏等产品,并计划调整车载光业务发展模式,开放接口给生态合作伙伴。

12月18日,华为与11家供应商完成智能车载光业务合作签约,包括江苏泽景、合肥疆程、星宇股份、水晶光电等,这些供应商占据了半数国内HUD市场排名前十的份额。华为智能车载光领域总裁陈双宝表示,HUD产业面临技术难点,华为将联合产业机构、主机厂共同推进车载光产业标准和法规的建立。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