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融资环境持续优化,探索全链条金融服务成关键
AI导读:
政策支持下,科技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双降,但融资结构单一问题依旧。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逐渐成型。科技企业需探索全链条金融服务,满足不同生命周期融资需求。
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科技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便捷性显著提升,部分科技企业甚至能享受到低于1%的优惠贷款利率。然而,科技创新带来的庞大融资需求,使得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面临各异的资金需求,融资结构单一的问题依然严峻。金融机构紧跟政策导向,不断强化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随着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金融体系正逐步构建,科技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持续优化,共同谱写科技金融新篇章。
融资门槛与成本“双降”
北京商报记者调研发现,融资难是众多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初创型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科技企业融资难题主要体现在资金需求大、回报周期长、风险高,且作为轻资产行业缺乏抵押物,这与金融机构传统的信贷偏好相悖。银行在权衡资金成本、收益与风险后,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相对保守。
即便金融机构愿意提供资金支持,若缺乏完善的信贷审批和评估机制,也可能导致审批周期长、资金规模小等问题,难以满足企业长期经营需求。但随着政策利好的持续释放,科技领域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正在逐步缓解,针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不断加强。例如,人民银行推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有效降低了银行资金成本,也降低了科技企业的贷款门槛。
在贴息政策下,部分新兴科技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实际年化利率已降至1%以下,极大缓解了企业日常经营中的资金压力。同时,银行机构不断提升服务科技型企业的专业能力,创新科创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除传统贷款外,还提供股权服务、结算服务、撮合服务等多元化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侯力铭指出,当前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仍占据主导地位,大型银行已普遍建立“总部+区域科创中心+科技支行”的专业组织架构,专属信贷产品的风险评估模式更加注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成长性,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的规模和可得性不断提升。此外,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也在加快建设,为科技金融注入更多活力,科创类债券发行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涵盖信贷、保险、融资担保、债券、创业投资、多元资本市场等支持政策,形成了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融资供给存在错位
虽然近年来的政策带来了诸多便利,但科技企业仍面临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科技企业创始人表示,融资渠道多元化对企业更为有利,尤其是在长期资金和灵活资金的应用上。科技型企业发展周期长、变化快,融资需求和风险偏好各异,要求金融服务灵活适应不同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以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较小,科技企业因高成长性和高风险性特点,在寻求间接融资时面临诸多障碍,科技金融与现行金融体系存在错位。在融资方式上,我国企业主要通过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大途径,但对于大多数科技企业而言,由于规模小、业绩不稳定,初创期科技企业难以从创投机构获取资金,更难达到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门槛。
根据2024年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的调研,79.17%的高技术制造业小微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融资,33.33%通过现有股东补充资金,仅4.17%的企业选择引入新股东股权投资。此外,科技金融发展还需涵盖更广泛的非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和制度平台建设,这对科技金融参与主体提出了更高要求。
侯力铭坦言,我国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科技企业的金融需求与供给不匹配,金融体系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导,尚未提供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多元化资本市场金融服务和产品,难以满足科技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类型的金融需求。
探索全链条金融服务
对于科技企业而言,要形成良性循环的金融服务,关键在于全链条打破现行融资方式的束缚。如何在不同融资方式为科技型企业创造可行性,成为顶层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政策引领科技金融发展的思路之一是引导金融资本投向早期、小型、长期和硬科技企业,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
人民银行等印发的《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为科技企业提供从“天使投资”到“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再到“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确保科创企业在从萌芽到成长的不同阶段,均有相应的金融解决方案保驾护航。
针对科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匹配不同类型的融资方式。侯力铭表示,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非常契合科技型企业在不同生命阶段的融资需求,能够为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他建议,处于种子期的科技型企业由于风险较高,更适合通过稀释部分股权吸引股权投资。然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由国有资本主导,整体倾向于投资成熟期企业,优化私募股权出资结构、吸纳更多社会资本、畅通私募股权投资退出途径将有助于改善这一现状。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