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预测换电将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计划到2030年建设3万座换电站。换电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但市场标准不统一阻碍其发展。宁德时代在换电标准化上迈出开创性一步,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发展。

12月18日,宁德时代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在换电生态大会上表示,换电不仅是技术和解决方案,更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他预测到2030年,换电、家充、公共充电桩将三分天下,满足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需3万座换电站。宁德时代计划明年自建1000座换电站,到2030年增至3万座。

当前,新能源汽车补能主要有充电和换电两种模式。换电模式可缩短补能时间,降低购车成本,提高电池使用效率和寿命,实现电池循环利用和产业绿色发展。此外,换电站还被赋予了储能功能,有望解决电网稳定及绿电消纳问题。

然而,尽管换电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但产业界和消费者对其接受度并不高。原因主要在于换电市场标准不统一,导致运营效率低下,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商业闭环。推进换电标准化,统一电池尺寸、换电接口、通讯协议等标准,有利于扩大换电规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宁德时代在换电标准化上迈出了开创性一步,首推两种标准型号电池块,适配从A0到C级的绝大部分车型,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创造了“跨品牌、跨车型、标准化”的换电模式。这是我国换电产业迈向标准化的重要里程碑。

换电标准的建设与完善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及上下游企业的通力合作。换电作为重构场景的新型能源服务,通过全生命周期服务,车企可降低开发成本,运营伙伴可提高资金效率,用户可节省补能时间,提高出行效率。这对于巩固和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以及全方位扩大内需,提高用户体验,都值得企业创新探索和消费者更多期待。

(图片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