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今年9月重启降息,经过连续三次降息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累计下调100个基点。文章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与经济走势的关系,探讨了通胀压力和劳动力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中新社纽约12月19日电题:美国2024年货币政策与经济走势:红绿信号交织

中新社记者 王帆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今年9月重启降息,这一举措距离其上次降息已有四年。经过连续三次降息,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至年底已累计下调100个基点,标志着其货币政策的重大转向。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通常基于通货膨胀水平、就业数据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等核心经济指标。因此,其货币政策的走向成为美国经济走势的晴雨表。

美国资产管理巨头先锋集团近期发布的经济与市场展望报告指出,生产率增长和可用劳动力的激增是推动美国经济保持强劲的关键因素。

然而,今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出现疲软信号,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由紧缩转向“较为中性”。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使得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备受瞩目。

在通胀压力方面,过去几年,为应对通胀飙升,美联储曾连续加息,将政策利率推至历史高位。但今年前8个月,美联储一直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25%至5.5%之间不变,以应对顽固的通胀压力。

然而,随着通胀指标的逐步改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开始调整。7月,美联储将通胀描述从“处于高位”修改为“略高”,并调整了对通胀风险的措辞。随后,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CPI同比涨幅连续五个月放缓,为美联储降息提供了空间。

在9月的货币政策例会上,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随后在11月和12月又分别降息25个基点。至此,美联储已将政策利率累计下调100个基点至4.25%至4.5%之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2月的记者会上表示,美国通胀已朝着2%的目标迈进。

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尽管通胀指标“亮起绿灯”,但就业指标却存在“亮红灯”的潜在风险。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大幅下修,失业率也达到近三年来最高水平。这些数据反映出劳动力市场出现疲软迹象。

面对这一形势,美联储需要在确保物价稳定和实现充分就业的双重使命之间寻求平衡。因此,美联储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促进就业成为必然选择。在连续降息后,美联储强调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并会对其双重使命面临的风险保持关注。

《华尔街日报》在分析美国经济形势时指出,劳动力市场似乎处于微妙的平衡状态,招聘率很低,但裁员率也很低。美联储官员希望通过降息来防止经济增长受到拖累。

此外,彭博社还提到,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可能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制约。美联储正在模拟和评估相关政策的影响,以制定更为精准的货币政策。

总的来说,美国2024年的货币政策与经济走势呈现出红绿信号交织的态势。通胀压力的缓解为降息提供了空间,但劳动力市场的疲软又使得美联储在降息的同时需要谨慎权衡各种风险。(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