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发布声明:未与贷款中介合作,消费者需警惕陷阱
AI导读:
多家银行近日发布声明,强调未与贷款中介合作,提醒消费者警惕不法贷款中介的陷阱。同时,不良贷款中介混杂市场,消费者需提高警惕,防范陷阱。
近期,社会上频繁出现不法贷款中介冒充工商银行广州分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虚假宣传的现象,这些中介通过高额收费、诱骗贷款等手段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为此,工商银行广州分行近日发布声明,明确表示未委托任何第三方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普惠贷款业务合作。

图片来源:“工行广州”微信公众号
随着年末的临近,多家银行纷纷发布类似声明,强调未与贷款中介合作。据统计,自12月以来,内蒙古、山西、安徽、云南、浙江等地的多家银行,包括国有大行,都密集发声,提醒消费者警惕不法贷款中介的陷阱。
银行严正声明:未与贷款中介合作
太原农村商业银行、赤峰元宝山农村商业银行、新绛县新田村镇银行等多家银行在声明中明确指出,除合同约定的贷款利息外,客户无需支付任何“中介费”“介绍费”“手续费”“包过费”“代办费”“信息咨询费”等不当费用。银行强烈建议消费者保持警惕,对于中介机构或个人以“无需抵押担保”“特殊渠道”“当天放款”“低息贷款”“洗白征信”等名义诱导客户办理贷款的行为,要坚决拒绝。
同时,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多家银行还公布了举报监督渠道,鼓励公众积极举报不法贷款中介的行为。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认为,近期银行密集发声的主要原因是当前正值银行备战来年“开门红”阶段,部分银行的分支机构或客户经理为了完成业绩指标,倾向于通过贷款中介获取客户,从而导致了贷款中介活动的频繁。
消费者应提高警惕,防范陷阱
市场上不良贷款中介混杂,他们收取高额服务费、发放高利贷、采取暴力催收、泄露个人信息等问题频发,消费者投诉乃至提起诉讼的事件屡见不鲜。一些贷款中介人员甚至假冒银行信贷部客户经理,诱骗消费者到银行网点签约,实则是将其引入贷款中介公司所在地。
一位四川的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受骗经历:“他们起初声称是银行工作人员,向我推销低利率、无手续费的产品。他们发来的定位显示的是一家银行网点,我到了才发现原来是这家银行网点对面的写字楼。他们谎称银行人员在此办公,向我推荐装修贷,产品利率低,且他们能提供装修证明,全程仅需支付贷款总额的0.4%作为服务费。然而,合同里却暗藏‘每月’二字,三年期贷款服务费率高达14.4%。”
尽管银行官方层面明确与贷款中介划清界限,但出于业绩考核的压力,一些业务人员私下仍乐于与贷款中介合作。对此,董希淼建议,银行应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发展观,杜绝与不良贷款中介合作;同时,加强对基层机构、客户经理日常行为的规范和排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罚。对于正规的贷款中介,应实行总行准入制度,从源头上严格把关。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有删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