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金融发展经验借鉴
AI导读:
我国创新指数逐年上升,但仍需借鉴海外经验。美国以直接融资为主,德国和日本以间接融资为主,三者各具特色,均对我国的科技金融制度建设有积极意义。
就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科技创新发展情况而言,我国创新指数水平在近年来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中位居第11位,相比2023年上升了一位,且中国仍是全球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然而,从海外成熟经验来看,我国在科技金融领域仍有诸多可借鉴的案例。
美国作为世界大国之一,其科技创新发展经验尤为丰富。美国的直接融资市场发达且活跃,以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为主导,同时辅以政府政策优惠及信用担保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美国在发展科技金融方面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依托数量众多的私募股权(PE)和风险投资(VC)机构,满足初创和成长阶段科技企业的高风险融资需求;二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科技企业上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风投机构的退出提供了丰富的途径。目前,美国的直接融资已覆盖科技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
与美国不同,德国和日本的科技金融发展则更多地依赖于间接融资。德国形成了以“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结构,政策性银行和储蓄银行/商业银行在服务科技企业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德国复兴信贷银行通过“转贷模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而储蓄银行则主要提供传统信贷业务。此外,德国担保银行还为缺少抵押但有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项目担保,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风险。
日本在科技金融方面则采取了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相结合的模式,同时辅以“信用担保+信用保险”制度,调动社会资本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定向贷款、支持贷款证券化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而地区银行和大型都市银行则分别通过信贷和多元化综合服务满足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此外,日本信用保证保险制度也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机构向科技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综合来看,美国、德国和日本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发展经验各有特色,均值得我国借鉴。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强科技金融制度建设,推动模式创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更加优质的服务。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