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保险业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人身保险公司2024版)》,旨在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数据质量,确保监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人身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月19日,《华夏时报》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关于印发保险业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人身保险公司2024版)的通知》(以下简称《规范》),并向各金融监管局、人身保险公司及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传达。

据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介绍,此《规范》旨在进一步规范人身保险市场秩序,提升保险业数据质量,确保监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标准化规范,可以推动人身保险公司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控能力,从而更有效地保护保险消费者的权益。

2025年5月起正式切换数据报送规范

具体来看,《规范》在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整,新增了渠道管理、保险保全、消费者保护、商业养老金及受托业务等五大主题域,以丰富并优化数据主题域。同时,明确了人身险公司经营管理数据的业务属性和技术属性,并将其内部数据结构统一为标准格式,便于监管数据的采集、治理与应用。

在数据采集的深度与广度方面,《规范》新增了20张数据表,如机构关系表、机构处罚信息表、员工岗位信息表等,以增强公共信息、财务信息、保险产品信息、承保信息、理赔信息、再保信息等主题域的数据采集能力。

《规范》强调,各人身保险公司应高度重视数据报送工作,建立工作机制,明确管理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并对照要求制定系统升级和接口改造方案,加强标准化监管数据报送系统的建设与运营,确保按时完成数据报送。

此外,《规范》还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严格落实数据管理主体责任,完善内部数据管理体系,明确数据质量管理责任,设置数据报送电子台账,并在每次报送前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核,对报送数据的一致性、真实性和及时性负责。

同时,相关数据需拆分至一级分公司,以便属地金融监管局开展数据采集。若公司尚未开展《规范》所涉及的相关业务或虽有业务但暂时无法报送,则需向金融监管总局非银检查局、人身险司和属地金融监管局提供加盖单位印章的说明文件(同时抄送中国银保信),并说明无法报送的原因、整改方案及可开展数据报送的时间等。

从时间切换来看,各人身险公司需在2025年4月20日前,按照《规范》要求报送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的全量标准化监管数据。自2025年5月起,各公司需按照《规范》要求,于每月20日前(如遇节假日则顺延)向监管部门报送前一月的全量、增量及变化量数据。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该《规范》的发布是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监管”要求的具体行动,有助于提升保险行业数据治理水平,同时也将助力金融监管机构提升数字化监管能力。对于人身险公司而言,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规范数据口径和报送程序,落实数据管理责任分工,并升级数据报送系统平台。

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6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保险业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人身保险公司2024版)(征求意见稿)》,并向业内人身险公司征求意见。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此次修订遵循四大原则:一是以监管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人身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质量与数字化管理水平为目标,优化升级《规范》数据结构;二是在摸底人身保险公司监管数据报送情况的基础上,参考约60项法律法规与外部标准、15项其他报送任务,确保数据采集口径的规范性与一致性;三是探索建立数与表相通的指标对照体系,提升标准化监管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用性;四是严格遵循原银保监会数据标准分委会印发的监管数据标准,确保《规范》内容与其保持一致。

在修订过程中,金融监管总局还邀请了部分人身险公司业务及技术骨干全程参与,并开展了多次现场和书面调研,深入了解机构各业务板块的数据流转、数据规范落地及数据治理等情况。此次《规范》的发布,标志着上述征求意见稿已正式通过并实施。

周瑾指出,随着金融监管总局的成立及部门架构与职责的调整,机构维度的监管得到加强。人身险公司的业务端、资产端、偿付能力、销售行为等方面的监管责任均整合至人身险监管司,相应的监管报表报送和数据标准也亟需整合与更新。这既统一了标准,消除了之前不同功能维度监管数据之间的差异,又优化了数据结构,精简了冗余数据项,减轻了报送机构的重复工作。

杨帆认为,《规范》的实施将提高人身保险公司数据报送的规范性和时效性,降低监管成本,并促使保险公司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为监管部门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同时,这将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高保险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并有利于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升消费者对保险业的信任度。

“总体来看,这一《规范》为人身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杨帆总结道。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