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科技金融在全球局势变迁中被赋予新使命,强调金融服务科技,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面对挑战,需顶层设计与市场创新并重,商业银行与风险投资共同发力,监管部门出台支持政策,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市场良性循环。

在2024年这个全球局势风云变幻的年份,金融领域的“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快速调整,都促使各国经济体加速应对这一全球性变迁。

大国间的竞争,在科技创新领域表现得尤为激烈。中国在此背景下,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科技自立自强并重,为经济发展筑起坚实的双堤。与“金融科技”侧重科技赋能金融不同,“科技金融”则聚焦于金融服务对科技的支撑,金融机构需为科技企业从初创至成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资金支持和解决方案,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实现多元化接力式融资。

在全球经济变局中,科技金融显得尤为必要且紧迫。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信贷为主导,但风险投资动力不足,创投资本亦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既需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也需市场创新。同时,科技攻关与产业需求在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困境,也需金融“桥梁”和“活水”作用来破解。

过去一年,科技金融领域在提升信贷服务对科技创新的适配性、培育耐心资本、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商业银行作为科技金融的主力军,正努力破解产品和服务同质化难题,满足科技企业实际需求。贷款增量扩面、科创类债券规模提速、股权融资市场迅猛发展,均彰显了科技金融的蓬勃生机。

然而,面对前沿性、基础性、早期性科技研发,金融支持仍是难点和痛点。风险投资需发挥更大作用,成为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希望之光。同时,科技保险未来也大有可为,应成为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安全垫”。

监管部门在科技金融发展中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发展科技金融,防止泡沫化,避免单一模式。同时,应出台相应支持政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投融资环境。通过金融体系内部各业态衔接、金融体系与科技体系相互配合,丰富、完善科技金融市场生态,形成金融服务组合拳,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科技金融正被重新定义。监管、金融机构、科技企业正合力探索全新方法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市场”良性循环,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科技金融发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