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国资委出台《关于优化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分类监管的意见》,明确分类分层,设立科创层,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上海方案”已出台,旨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期颁布了《关于优化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分类监管的意见》,旨在进一步明晰监管企业功能定位,优化分类监管机制。该《意见》将监管企业分为资本运营类、产业发展类、金融服务类、城市保障类,并首创设立科创层,以引导培育新兴产业。

资本运营类企业以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为主要目标,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布局的专业化平台。产业发展类企业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致力于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型产业培育。金融服务类企业以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金融风险为主要任务,成为稳健经营的金融机构。城市保障类企业以保障城市安全高效运行为目标,强化投融资效率和成本绩效管理。

科创层企业以服务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为主要目标,聚焦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开放创新,成为技术领先的科技领军企业。《意见》还明确了实施分类监管,包括分类公司治理、分类创新发展、分类考核评价及分类激励牵引,以激发企业内生活力。

此次《意见》的出台,更加突出功能使命引领分类,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构建清晰鲜明的功能使命“列阵图”,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器”。同时,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上海方案”已于2023年出台,2024年是其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

该《实施方案》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目标,聚焦主责主业,优化结构布局,突出科技创新,并“一企一策”推动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表示,要深化分类监管,完善“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评价体系,对功能类企业开展成本绩效管理,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力。

12月3日下午,上海市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推进会,副主任马晓宾表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度总体符合预期,要确保年底前完成改革主体任务的70%以上,积极谋划明年改革任务。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