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全力推进交通强国示范区建设
AI导读:
山东省政府解读《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2025-2035年)》,提出到2035年率先建成交通强国示范区,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5000公里,港口万吨级泊位达400个,多家省内上市公司计划抓住政策机遇进行布局。
12月19日,山东省政府举办政策吹风会,详细解读《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2025-2035年)》(简称《建设方案》)。自2022年5月,山东省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以来,山东成为首个部省共建的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
据官方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济郑高铁、潍烟高铁、济潍高速及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等重大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山东的高铁里程、高速公路里程、沿海港口吞吐量及综合交通运量均居全国前列,为山东省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山东提出,至2035年,将率先建成交通强国示范区,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主要发展指标将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水平。具体目标包括:全省高速(城际)铁路里程达到65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5000公里,机场数量增至16个(通用机场100个),实现乡镇及以上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速,县级行政中心45分钟上高铁、60分钟到机场,设区市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铁、50分钟到机场。
此外,山东还将打造由400个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和700公里内河高等级航道组成的交通网络,实现省内及全国主要城市间的高效通达,形成“123”客运和物流网,即三大经济圈内1小时通达,省内各地市间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
对于2025年的工作重点,山东将在八个方面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包括综合交通规划、山东半岛城市群轨道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内河航运网建设、公路网建设、现代化机场群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及交通新质生产力培育。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山东交通运输产业的快速发展,多家省内相关产业上市公司也计划抓住这一政策机遇进行布局。青岛港表示,董家口港区是其未来重点投资的区域,定位为国际枢纽港和国家重点大宗散货集散及能源储运中心。山东高速则表示,将全力推进齐济和济菏改扩建项目,并打造全国首条零碳改扩建高速公路。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