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共识,为全球碳市场构建提供技术基础和规则依据。中国碳市场经历从无到有、稳健发展过程,正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加速工业行业融入,并面临配额分配、间接排放纳入等关键问题。文章提出加快工业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政策建议。

2024年11月11日,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首日,各缔约方就《巴黎协定》第6.4条机制下的碳信用标准及其动态更新机制达成共识,为全球碳市场的构建提供了技术基础和规则依据,标志着碳市场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

6.4条机制的启动将促使国内碳市场完善法律和政策框架,提升国际影响力。国际社会正从政府到市场、从供给到需求、从产业到金融,逐步构建统一碳市场。

对中国而言,碳市场是兼具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重大制度设计和工具创新。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正通过持续推动市场规模拓展,有序将重点高耗能行业纳入碳市场管控范围,以实现能源转型和社会经济转型,为融入碳市场国际化进程奠定基础。

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效与投资评估专委会开展了相关研究,为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全国碳市场高效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统一高效的全国碳市场

自2011年启动试点碳市场以来,中国碳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稳健发展的过程。八个试点碳市场累计交易量6.6亿吨,交易额183.7亿元,交易机制不断创新,区域碳排放保持双降趋势。

图1 试点省市碳排放强度下降情况(2013年和2021年)

“十四五”以来,中国进入能源低碳转型关键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成为全球碳配额总量最大的碳市场。电力行业作为唯一主体,减碳成效显著,为更多行业纳入奠定基础。

然而,与欧盟市场相比,中国碳市场效能尚未充分发挥,存在参与行业单一、市场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为此,中国政府正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提出有步骤地优先纳入碳排放量大、减污降碳协同效果好的重点行业。

提升碳市场活力:加速工业行业融入

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主导产业,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领域。高耗能产业比例大,工业领域能源消费量占全国六成,直接碳排放量占总量的近四成。

将重点工业行业全面纳入全国碳市场,一方面促进碳排放核算规则完善,覆盖范围将从50亿吨扩容至80亿吨,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0%以上;另一方面,推动高碳企业提高绿色生产率,引导资金至节能降耗、能源结构调整等领域,持续推动工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电解铝、水泥和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基础条件相对成熟。生态环境部已发布工作方案,提出2024年将作为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首个管控年度,首轮扩容后全国碳市场新增覆盖排放量近30亿吨,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

未来2-3年,平板玻璃、原油加工和乙烯、合成氨、甲醇和电石生产、铜冶炼、造纸等行业也将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

工业融入全国碳市场的关键问题

中国独特的国情决定了碳市场在扩容过程和扩容后的关键要素设计与国际成熟碳市场存在较大差别。重点工业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面临配额分配方案制定难度大、间接排放是否纳入、碳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1. 行业承受力与公平性问题:企业转型需要时间和资源投入,碳交易的实施可能使部分中小企业被市场淘汰。行业间达峰时间、减排潜力等千差万别,需采用差异化的配额分配和基准设置方式。

2. 配额分配方案制定问题:数据不足以支撑合理的配额分配方案,配额制定方法体系相对落后。

3. 间接排放纳入问题:间接排放占工业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不纳入不利于发挥碳市场潜力。纳入需解决公平准确核算、绿电减计碳排放等问题。

4. 碳数据质量管理问题:高耗能行业数据获取和核算过程复杂,数据不准确风险高。

5. 信息披露差距问题:信息披露程度低,不利于接受政府与公众监督。

6. 碳金融创新不足问题:碳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制度不完善、监管机制有效性较弱等挑战。

加快工业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政策建议

主管部门应尽快将11个工业子行业全部纳入全国碳市场,制定统一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机制,在配额分配、间接排放核算、数据协同、信息披露、碳金融创新等方面做好准备。

1. 完善碳市场监管机制和市场机制:夯实碳市场法制基础和配套监管细则,加快出台高位阶的法律规范。

2. 建立健全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机制:设计循序渐进的高耗能行业配额分配机制,逐步推进配额总量控制与有偿分配制度。

3. 做好电力间接碳排放中长期纳入准备:暂不考虑将间接排放纳入控排企业配额管理,待机制成熟后再适时评估调整。

4. 建立碳数据质量监管长效机制:优化数据质量监管模式,完善碳计量管理及技术标准体系,提高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能力。

5. 推动建设基于碳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推出或修订完善碳市场建设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技术规范体系。

6. 加强碳金融顶层设计、创新和风险监管:建立健全碳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加强风险监管,构建碳金融衍生品体系。

(作者为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效与投资评估专委会副主任,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