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东公示2025年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专项资金安排方案,计划投入41.3281亿元,旨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强化创新驱动能力,推动内涵式发展。

12月18日,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公示了2025年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专项资金安排方案。该方案计划投入41.3281亿元,旨在解决广东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强化高校创新驱动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与2024年相比,2025年的“冲补强”专项资金有所减少,从42.5亿元降至41.3281亿元。同时,进入“亿元俱乐部”的高校数量也减少了2所,共有12所高校入选。除了9所广东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高校外,汕头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三所重点学科建设高校也榜上有名。

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2025年拟安排资金29.1402亿元,约占全部资金的70.5%,比2024年略有增加。其中,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部属高校分别获得4.0985亿元、2.9015亿元、2.523亿元的拨款;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6所省属高校共获得15.4038亿元拨款,每校均超1.9亿元;汕头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6所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共获得4.2134亿元拨款。总体来看,2025年保持了2024年的拨款规模。

“粤东粤西粤北高校振兴计划”方面,2025年拟安排资金4.6231亿元,占全部资金的11.19%,比2024年有所下降。该计划包括韩山师范学院、嘉应学院等7所院校,大多数院校拨款在5000万至8000万元之间。

“特色高校提升计划”方面,2025年拟安排资金7.3394亿元,占全部资金的17.76%,同样比2024年有所下降。五邑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12所高校分别获得约1400万至约9000万元的拨款。此外,深圳大学获得20万元用于承办大赛补助。

上述三类子计划合计41.1027亿元,比2024年略有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早在2021年就发布了《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年)》,计划到2025年投入262.85亿元用于“冲补强”专项,其中“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资金高达103亿元。到2025年,广东将新增1-2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学科。

在“粤东粤西粤北高校振兴计划”方面,广东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投入23亿元,到2025年实现地市本科高校(校区)全覆盖及高质量建设,改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校办学条件。同时,在“特色高校提升计划”方面,广东计划投入41亿元,到2025年使高校优势特色更加鲜明,服务特色行业、产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