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数字资产转让被叫停,数据财政遇冷引热议
AI导读:
重庆市涪陵区数字资产转让项目因与国家文件相悖被叫停,引发业界对数据财政是否遇冷的讨论。专家建议建立公共数据运营机制,使数据在应用场景中发挥更大价值。
近日,重庆市涪陵区首次尝试的数字资产转让项目在公开招标后被紧急叫停,此事迅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12月18日,重庆市涪陵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回应称,项目被叫停的原因在于“与国家一些文件存在相悖之处”。
据了解,该转让项目旨在通过网上竞价方式,将来自涪陵区卫健委、交通局、城管局、教委等部门信息系统的31项无形资产进行转让,转让底价高达1.079836亿元。然而,这一行为并未得到上级政府的认可,项目最终被叫停。
此事件一出,立即在数据要素行业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这是涪陵区对数据资产价值实现的一次勇敢尝试,具有探索意义;也有人质疑转让价格过高,甚至认为撤牌意味着“数据财政”遇冷。事实上,这并非地方政府首次尝试通过出让或转让政务数据来变现,此前湖南省衡阳市也曾以类似方式出让政务数据资源和智慧城市特许经营权,但同样在公告发布后不久即宣布暂停。
针对此事件,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数字政府与数字经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马颜昕表示,如果所转让的31项无形资产是单纯的软件系统而不涉及数据,可能可以通过普通的无形资产转移或者特许经营权转让来处理;但如果这些系统中所沉淀的数据也被一起打包转让,那么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复杂,涉及数据产权、个人信息保护、权益分配等一系列问题。
马颜昕进一步指出,目前国家层面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已建立了基本制度,但关键在于要真正理解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含义,以促进生产力提升来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是仅仅把数据当作变相化债的“道具”。他建议,地方探索的方向应是建立公共数据运营机制,使公共数据在应用场景中发挥更大价值,通过价值链来真正增加财政收入、化解债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转让项目涉及的是“数字资产”,与数据资产有一字之差。这也引发了业界对于数字资产和数据资产之间区别的进一步探讨。同时,涪陵区作为重庆市的经济大区,对发展数字经济颇为重视,但如何在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政府数字资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方网站招标公告截图
第三方网站招标公告所附附件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