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数量超过190个,正加速融入各行各业,精细化落地成为趋势。政府与企业积极部署,支持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推动大模型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构建示范应用场景。

从智能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再到智能医疗诊断与智能制造,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各行各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我国已完成备案并上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超过190个,为用户提供丰富选择和差异化体验。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大模型行业正步入精细化落地阶段。随着应用门槛不断降低,垂直行业赛道将成为创新涌现的关键领域,预计将有更多人工智能创业企业涌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趋势。在金融领域,北京银行等机构正通过“大模型+小模型”模式,推动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升级,提升员工业务专业化水平。

中关村科金总裁喻友平透露,公司已与各行业伙伴构建了超过两百个大模型应用,覆盖智能营销、智能客服等多个场景,显著提升财富顾问等专业服务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认为,今年大模型发展呈现多模态化和广泛应用两大特点,如“大模型+金融”、“大模型+医疗”等跨界融合成为常态。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行业大模型已在金融、医疗等多个领域实现初步应用,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部委到地方,政府正积极部署,支持大模型技术创新和行业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要加强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和垂直领域专用大模型的开发,地方政府也出台多项扶持政策,推动大模型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构建示范应用场景。

业内人士强调,未来需加强政企学研合作,释放大模型应用潜能,同时注重风险管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指出,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宽,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风险涌现,亟需构建一套精准识别、全面防范、有效管控风险的治理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经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