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中国经济形势,并部署了明年九项重点任务。专家解读会议精神,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大势未变,需坚定信心,打好政策“组合拳”,落实九项重点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日前,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会议总结了中国经济形势,并部署了明年九项重点任务,释放出积极信号。

新华社于12月19日推出“中国经济圆桌会”访谈节目,邀请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许伟、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深入解读会议精神。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大势未变

尽管面临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挑战,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党中央因时因势加强宏观调控,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了一揽子增量政策,近期主要指标在好转,积极变化在增多。

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态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50.3%,物流业景气指数升至52.8%。

刘日红表示,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许伟认为,中国经济具备应对外部不确定冲击、实现持续向好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

坚定信心,深化规律性认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和“五个必须统筹”,为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当前背景下,更需要强调规范政府行为,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刘日红表示,随着存量政策持续发挥作用和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势头将会巩固下去。黄汉权认为,明年一系列标志性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将有效引导预期、提振社会信心。

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整体效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阐明了2025年政策取向,即“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会议提出,明年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并强调要打好政策“组合拳”。

刘日红表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在规模、进度、结构上。货币政策方面,将连续实施了14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改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持续向好提供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许伟表示,要增强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宏观政策与其他结构性举措配合,最大程度上发挥各项政策的综合效能,巩固经济向好势头。

落实九项重点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九项重点任务,涵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等。刘日红表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许伟认为,明年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会议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通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利益交融合作。

黄汉权表示,明年要更好地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结合起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落实好明年九项重点任务,必须凝聚合力、步调一致向前进。

刘日红表示,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善于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以点带面打开工作局面。黄汉权认为,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正视困难,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