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零基预算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广,旨在打破财政支出固化格局,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治理能力。文章介绍了零基预算的定义、推广背景、实施挑战及未来展望。

在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加剧,支出固化格局亟待革新的背景下,零基预算作为一种创新的预算管理方式正迅速得到推广。

近日,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深入解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强调,明年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要在零基预算改革和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零基预算,即预算编制从零开始,结合财力状况和实际需求,逐项审议各项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开支标准,旨在打破传统的基数预算模式。

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以来,下半年以来全国大多数省份已部署2025年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有的是全省推广,有的则是先选择部分市县、部门试点。这一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铺开。

多位财税专家指出,零基预算改革的推广不仅可以打破财政支出固化格局,将资金更高效地用于民生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还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实践中零基预算改革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冲破观念束缚、消除利益固化藩篱、推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调整等。

零基预算之所以能在2025年开始大范围推广,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随着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长不及预期,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传统的基数预算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财政管理需求。因此,零基预算作为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式应运而生。

零基预算与现行的基数预算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基数预算模式下,各部门的预算额度通常是在上一年基数上保持一定增长。而零基预算则完全打破了这一模式,预算安排额度不再受上一年基数的影响,而是根据部门工作需要、当地财力状况、支出优先顺序和绩效情况等因素来严格审核部门各项支出。

以江苏省为例,根据《江苏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方案》,2025年预算编制时取消了各部门各项目支出基数,各部门单位围绕同级党委政府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细化具体支持项目,并根据当年财力状况顺次安排预算。

尽管零基预算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但其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其中首要挑战就是破除部门利益。由于零基预算意味着对现有预算分配机制的重大调整,因此很容易引起相关部门的抵触情绪。此外,零基预算的理论制度内涵繁琐也是推进实施的主要障碍之一。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需要高度重视零基预算改革工作,克服畏难情绪,推动各部门达成共识并冲破观念束缚。同时,还需要对现有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梳理并做与时俱进地调整,以打破支出固化的惯性思维。

展望未来,零基预算改革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但只要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坚定决心、持续推进改革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图片保留,未在此处显示)(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