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内创新药市场蓬勃发展,但成功实现商业化的生物科技公司寥寥无几。本文探讨了生物科技公司在商业化上的选择和挑战,包括自建团队和合作销售等,并指出未来谁能成功实现商业化+自我造血的正循环,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2月16日,信达生物在匹妥布替尼国内获批一个多月后,成功从跨国药企礼来手中接过全球首个非共价BTK抑制剂在国内的商业化权益,成为其在国内销售的第三款肿瘤药。与此同时,华领医药却决定从2025年起收回糖尿病药物多格列艾汀的国内商业化权益,计划自主组建团队进行商业化。

近年来,国内创新药市场蓬勃发展,2018年至2024年11月底,已有188款国产创新药上市,其中“十四五”以来上市的国产创新药达到113款,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然而,尽管市场广阔,但成功实现商业化的生物科技公司却寥寥无几。在创新药寒冬下,生物科技公司面临着自建团队还是背靠大厂、牵手外企还是与内资大厂合作的选择。

回顾过去六年,国内生物科技公司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国产PD-1抑制剂的上市拉开了国内创新药商业化竞争的序幕。此后,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公司纷纷自建商业化团队,从跨国药企挖人,快速搭建起销售和市场团队。然而,随着医保谈判和价格战的加剧,国产PD-1的市场规模大幅缩水,商业化团队的扩张速度也未能跟上价格降速。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国内生物科技公司在商业化选择上更加谨慎。一部分公司仍坚持自建团队,另一部分则选择将商业化环节交给成熟大药企,自己拿里程碑款和销售分成。然而,无论是自建团队还是合作销售,都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自建团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且需要具备丰富的商业化经验;另一方面,合作销售则面临着产品控制权丧失、销售分成不均等问题。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生物科技公司在商业化上取得了显著成绩。百济神州因登陆美国市场而断层领先,年营收超200亿元;信达生物、复宏汉霖、艾力斯等也凭借大单品实现了几十亿的营收。然而,更多的生物科技公司仍在商业化道路上艰难前行。

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国内生物科技公司的商业化仍处于“战国时代”,尚未出现一套成熟、通行的商业化打法。但共识是,生物科技公司应当将创新药商业化工作放到更早阶段、更重要的位置来考量抉择。同时,创始人也需要更加重视商业化方面的人才参与公司管理和决策,将商业化核心人员纳入到创业团队中。

随着国内创新药市场的不断发展,生物科技公司在商业化上的探索也将继续深入。未来,谁能成功实现商业化+自我造血的正循环,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