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年末部分成长基金瞄准红利股进行跨年仓位切换,以及基金公司对红利基金限购,市场策略分歧加大。公募基金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主导风格存在显著不同看法,成长与红利谁将主导成为焦点。

尽管成长风格在当前基金业绩来源上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关于成长与红利策略的分歧正在逐渐加大。随着年末部分成长基金瞄准红利股进行跨年仓位切换,以及基金公司对相关红利基金实施限购,市场策略在跨年特殊时间段出现了明显分歧。

在跨年行情中,机构资金从强势赛道转向二线甚至弱势赛道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许多基金经理认为,由于流动性变化趋势往往具有持续性,因此近两个月成长股策略仍可能占据上风。不过,临近年末,成长型基金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中的业绩排名依然遥遥领先。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前十强的产品几乎全部呈现成长风格。例如,基金经理雷志勇管理的大摩数字经济混合年内收益率已达60%,其前十大重仓股组合全部指向高弹性的科技股。此外,招商基金旗下一只此前重仓红利股的产品,也因及时切换到成长赛道,年内收益率达到43%,成功跻身主动权益类产品前十强。

相比之下,以红利股为核心重仓股的产品,虽然年内业绩不俗,但在当前市场排名中仍落后于高弹性的成长类基金产品。然而,在年末基金经理跨年仓位切换的背景下,部分基金经理还是选择了红利及消费方向。最近,多只重仓科技成长股的高弹性基金产品在12月份悄然换仓,其净值走势与科技赛道的重仓股走势差异较大,反映出这些基金可能已经卖掉了科技股,仓位已切换至红利及消费方向。

公募基金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主导风格存在显著分歧。广发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基金经理霍华明表示,进入12月,红利资产备受市场青睐,央企红利类资产在红利资产中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央企与国企在分红连续性和增长性方面更优秀;另一方面,高股息驱动的红利投资底层逻辑没有改变。然而,摩根士丹利基金内部人士则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成长仍是主导。人工智能赛道预计将持续较快增长,部分行业拐点临近的概率在提升,国内新兴领域的优势产业也有不少机会。

长城久嘉基金经理尤国梁认为,2025年的股票行情大概率仍然指向成长赛道。在当前全球经济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产业趋势和科技创新是拉动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得益于人工智能产业趋势的推动以及中国半导体自主可控政策的扶持,国产算力芯片这一细分子行业备受看好。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基金业绩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