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消息,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旨在提升跨国公司跨境资金运营效率,加大对其跨境投融资的便利化支持力度。此次优化有四大亮点,将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 题: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管理政策再升级,运营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

  新华社记者刘开雄、吴雨

  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管理领域迎来重大政策利好!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于12月18日联合宣布,进一步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旨在提升跨国公司跨境资金运营效率,加大对其跨境投融资的便利化支持力度。

  该资金池主要服务于特大型跨国公司集团,自2021年3月起,在北京、深圳率先开展首批试点,并于次年推出第二批试点,同时对试点政策进行了优化。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54家试点企业分布在全国10个省市,包括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这些企业通过试点政策共完成了4669.41亿美元的跨境资金调拨,惠及境内外成员企业达3188家。

  在总结前两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再次对试点政策进行了优化。国家外汇局相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此次优化将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的便利化水平,提高跨国公司跨境资金运营管理的效能,同时有四大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试点审批权限下放至分局,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根据需要在分局申请,这将进一步扩大政策的惠及范围。

  二是允许跨国公司境内成员企业间进行错币种借贷,用于经常项目的跨境支付业务。据估算,若某跨国公司每年错币种余缺调剂规模达1亿美元,以3%的企业贷款利率计算,每年可节省300万美元的财务成本。

  三是简化了备案流程及涉外收付款相关材料的审核,政策优化后,预计外汇业务办理时间将平均缩短50%至75%。

  四是允许跨国公司根据宏观审慎原则,自行决定外债和境外放款的归集比例,并支持跨国公司主办企业通过国内资金主账户,为境外成员企业办理与境内成员企业或境外主体之间的集中收付,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体化资金池已成为公司全球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工具。自2022年8月参与试点以来,TCL已累计办理外债和境外放款业务超100亿美元。2023年全年,TCL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约为1300亿元人民币,约占公司整体销售收入的42%。通过跨境资金池归集海外闲置资金,将境外沉淀资金和销售利润回流国内,不仅强化了境内集团总部对全球化经营的掌控力度,还有效降低了全球化运营的风险。

  专家指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企业利用跨境资金池有效管控海外资金风险,充分盘活境内外资金头寸,进而节约财务成本,这对企业持续稳健经营和发展海外业务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图片来源:新华社,图文无关)(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