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
AI导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形势,部署2025年工作重点,强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落实深化农村改革任务。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深入剖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与严峻挑战,并对2025年的“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会议着重强调,需聚焦学习并运用“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全力推进乡村的全面振兴,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实事,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农业实现效益增长、农村焕发新的活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彭建强指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已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下“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必须将其置于重要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及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迅速弥补农业农村的短板,促进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农民生活富裕富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还明确提出,要坚决承担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实现丰收。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保障粮食稳定安全供给是加速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无论面对极端天气的挑战,还是国际粮食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只要我国拥有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作为坚实支撑,就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专家们认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一方面,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粮食单产,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会议还提出,要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习银生介绍,目前我国四分之三以上的粮食产自主产区,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充分调动种粮农民和产粮大县的积极性。要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不发生“卖粮难”问题。同时,要持续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业。
会议最后提出,要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任务,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试点工作,探索闲置农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路径,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的动力与活力。
李国祥强调,“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意味着金融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金融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专家们还表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更好地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图片来源:会议现场图片,版权归上海证券报所有)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