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险企系养老社区已成为养老服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经过17年探索,已布局超过百个养老社区,满足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地方政府治理理念转变。

  证券时报记者刘敬元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产业及养老服务供给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其中,“险企系”养老社区已成为养老服务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经过17年的探索,保险业在养老服务领域已布局超过百个养老社区。这些养老社区不仅承载着应对老龄化的重任,还与城市更新紧密相连,成为多地政府的“心头好”。部分养老社区更是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这一变化反映出社会层面对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地方政府治理理念的积极转变。在此过程中,保险公司也逐渐认识到布局养老社区的长远价值。

  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如今备受追捧,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在养老社区建设上的合作经历了显著变化。泰康保险作为最早涉足养老产业的险企之一,见证了这一转变。早期,地方政府对养老社区建设并不热衷,认为其不够高端、不够时髦。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养老观念的转变,各地政府开始积极寻求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共同推动养老社区的建设。

  更进一步的是,自大家保险开创城心养老社区新模式以来,险企在城市中心区布局的养老社区还兼具了城市更新的功能,与城市管理者的诉求高度契合。大家健投副总经理葛伟分享了北京和南昌两个养老社区改造前后的对比照片,展示了险企如何通过改造旧物业,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成为城市的新名片和网红打卡地。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原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第三届中国保险养老与发展论坛上指出,解决老龄化问题将直接拉动一系列新产业的发展,带动社会化养老产业的兴起。在这个过程中,保险业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商业保险机构养老社区项目建设数量已达到129个。这些养老社区涵盖了重资产、轻资产以及轻重结合等多种模式。泰康保险作为重资产模式的代表,已累计投入近500亿元建设运营医养项目,形成了“长寿社区+长寿医疗”的全方位布局。而大家保险则凭借轻资产模式,通过租用改造存量项目,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成为了业界的佼佼者。

  除了泰康保险和大家保险外,中国太平、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保险公司也采用了轻重结合的模式布局养老社区。这些险企在多个城市建立了具有差异化功能的养老社区,满足了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尽管当前保险系养老社区布局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保险公司对于养老社区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他们更加注重长视角、跨周期、综合算大账的经营理念。在保险业看来,养老服务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需求,更是保险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通过“保险+养老”的模式,保险公司能够满足客户的养老服务需求,提升客户体验,进一步扩大中高端客户市场。同时,这一模式还能有效地赋能保险业务发展,助力保险产品的创新和销售队伍的转型。

  业界的另一个共识是,投资养老社区从长期看收益预期较好,且存在刚需,几乎不受经济周期影响,收益相对稳定。陈文辉表示,应对老龄化需要大量发展养老金和长期寿险等金融产品,这些资金可以作为耐心资本投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中,包括医药健康、人形机器人等养老前沿科创领域。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还能使产业体系的建设投资得到良好回报,从而形成养老金融的可持续闭环。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