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管理层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信用债市场迎来“快牛”行情,各期限利差收窄,中低评级、中长久期品种表现佳。但市场也开始关注“债市何时止盈”,机构建议寻找收益率曲线的凸点进行配置,并关注产业债表现,规避相关风险。

新华财经上海12月18日电(记者杨溢仁)近期,管理层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降准、降息打开了想象空间,市场再度迎来“快牛”行情。信用债市场尤为突出,各期限利差收窄,中低评级、中长久期品种表现尤为亮眼。

业内人士指出,在票息整体偏低的环境下,信用债投资难度加大,不仅需规避信用风险,还需精细化波段和品类操作。

多维度利好支撑下,今年信用债市场整体表现优异。资金利率平稳宽松,货币政策基调调整,加上资金面及基本面改善,债市大部分时间处于“资产荒”环境,利好信用债。兴业证券和国联证券的分析师均表示,化债资金落地、央行流动性投放、机构配置需求提升以及理财自建估值消息的释出等因素共同推动了信用债市场的走牛。

持乐观态度的机构认为,年末“抢跑”行情下,信用利差有望进一步下行。机构交易员也指出,年末机构配置诉求将对信用债行情形成支撑,中低评级和中长久期信用债性价比较高。

然而,随着债牛行情的极致展开,市场也开始关注“债市何时止盈”。利率水平已降至历史低位,市场担忧反转风险。券商固收部门负责人指出,潜在偏空因素包括总量宽松政策落地后的止盈盘显现、年末资金价格分层带来的波动风险等。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收盘,银行间信用债市场收益率整体上行。华创证券分析师建议,短期债市缺乏明显利空因素,但收益率快速下行后,大规模加仓性价比已不高。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表示,尽管交易盘久期已拉升至极致,但年末争夺相对排名的关键阶段,提前下车的概率有限。机构建议,对于尚有增量资金的账户,可遵循“钱多”下利差挖掘的逻辑,寻找收益率曲线的凸点进行配置。

同时,分析师建议关注产业债表现,特别是非地产行业布局,规避短债集中到期压力较大、行业基本面走差等风险的产业债。城投转型也可持续关注,但需对瑕疵企业进行深入分析,审慎布局。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