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TOP5城市差距持续缩小,上海金融科技产业加速发展,AI技术广泛应用,金融科技B端应用成为衡量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随着金融科技融合趋势的不断深化,全球各大金融中心城市正加速提升自身的金融科技竞争力与影响力。近日,由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联合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金融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共同编制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发展指数(2024)》发布。该报告显示,今年全球金融科技中心TOP5城市分别为纽约、伦敦、上海、北京和深圳,尽管排名相对稳定,但城市间的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显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陈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趋势的背后,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城市都在依托自身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金融科技发展模式。例如,纽约、伦敦和上海凭借成熟的金融产业生态,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而北京和深圳则凭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金融科技的新兴力量。另一方面,AI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在逐步缩小各城市在金融科技研发应用方面的差距。

今年9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高质量推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行动方案》,旨在把握金融科技创新机遇,充分发挥科技在金融领域的赋能作用,推动现代金融体系的安全、可控发展,并明确了上海金融科技中心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陈云教授进一步指出,上海在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可以借鉴其他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的经验,如支持原始创新,推动底层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发展;设计开放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场景,促进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强化对金融科技企业的融资和成果转化支持;优化人才培养与供需匹配,打造金融科技人才高地;以及持续优化金融科技监管机制及科技监管能力。

在AI技术方面,陈云教授强调,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是缩小全球金融科技中心TOP5城市差距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通用化、创新化方向发展,金融科技创新活力将持续激发,其中大模型技术和通用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此外,金融科技B端应用也成为衡量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陈云教授透露,一个城市金融科技B端应用程度越成熟、应用前景越广泛,越能吸引更多资本参与当地金融科技产业科研成果与技术研发的投融资,推动当地金融科技“含金量”持续攀升。同时,金融科技B端应用的成熟与广泛,也能推动金融科技“商业化”与“产业化”,提升整个城市的金融科技产业营商环境。

在金融科技B端应用方面,报告指出,旧金山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领跑全球,上海、北京、杭州、伦敦等城市紧随其后。在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国内城市优势相对明显,上海、北京、深圳和杭州的大数据技术应用程度分居前列。在云计算技术应用方面,深圳、上海两城市齐头并进,北京、旧金山和香港紧随其后。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海外城市优势明显,巴黎、新加坡与芝加哥位列前三,深圳和伦敦紧随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正在建设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和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金融科技产业正成为推动上海“两个中心”联动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陈云教授指出,未来上海要进一步提升金融科技产业的竞争力与“含金量”,需要加强底层基础技术的研发投入,形成更强的研发能力与科研成果应用成效,并在合规可控的情况下,逐步加大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场景的推广和应用。

同时,陈云教授还强调,金融科技专业人才的引入同样不可或缺。上海可以制定相应的人才引入扶持政策,吸引更多全球金融科技专业人才在上海创业工作,进一步提升上海金融科技产业的技术前沿性与突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