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华金证券发布11月财政收支点评报告,指出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改善推动的税收增加和非税收入加大力度,支出降温反映预算内投资峰值已过。同时,报告还展望了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

财中社12月18日电华金证券近日发布事件点评报告,详细剖析了11月我国财政收支情况。报告指出,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改善推动的税收增加和非税收入加大力度,而支出降温则反映了预算内投资峰值已过,消费补贴也基本完成。具体数据显示,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2万亿,同比增速高达11.0%,创下自2023年6月以来最高单月增速。

其中,非税收入的增长贡献大幅提升至+6.6个百分点,成为主要拉动因素之一。同时,消费补贴的集中实施也带动了相关企业营收利润改善,进而推升税收。在税收中,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同比分别增长达37.0%和1.4%,分别大幅回升31.8和2.6个百分点,创下了新高和年内次高增速。此外,个人所得税同比也上行至11.4%,显示出部分企业经营状况好转,薪酬激励较为充分。

在支出方面,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下行至3.8%,显示出此前两月的高增趋势有所降温。其中,与投资相关的农林水、城乡社区、节能环保和交通运输大类支出均有所降温,表明水利工程等使用去年增发国债的预算内投资峰值已过。同时,一般性支出如教科文、卫生健康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降温。预计包含消费补贴的其他支出将有所反弹,年内国补预计基本完成。

此外,报告还指出,最近3个月以来财政政策持续活跃,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集中补贴消费取得显著成效、专项债发行集中完成小幅推升基建投资以及化债置换迅速严格执行未引发新的低效投资泡沫等方面。展望未来,报告认为在外部贸易和产业链风险提升、国内房地产周期筑底企稳进入攻坚期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张财政并兼顾扩大内需的效能和可持续性是必由之路。

具体来说,首要侧重点将是大力提振消费,其次是改善房地产供给侧,之后才是高效率要求下的稳定基建投资。预计2025年财政赤字率将在3.6%-4.0%之间,扩张的融资将主要用于应对老龄化相关刚性支出、预算内投资加力并对冲调入资金减少等方面。同时,预计新增超长期特别国债1.5-2万亿,包括注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加码消费补贴等方面。此外,专项债也将扩容至4.2万亿,包括用于保障房收储、闲置土地收回等方面,并预计将向新型城建投资倾斜。

(文章来源:财中社,图片来源于网络)